在徐汇区枫林街道,新建了这样一个动态数据库:不仅有每日干湿垃圾产生量、居民参与度、分类投放质量等情况,每月还能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推动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枫林不是个案,“解锁”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新技能”,更多生动版本诞生于基层的各类“研发”。今天下午的一场“新时尚”工作法论坛现场上,徐汇区发布了若干垃圾分类示范及优秀工作法。其主旨清晰:鼓励发扬基层首创精神,形成“比学赶超”的风尚,让各类有趣、管用的好办法落地生根。
数据显示,上半年徐汇区湿垃圾分类量达213吨/日,指标完成率124%;干垃圾控制量减少至909吨/日,较控制指标减量15%;垃圾箱房改建313座,“两网融合”回收服务点布局366处,指标完成率100%,将力争创成垃圾分类示范区。
“红色”法:以党建力量撬动常态长效管理
在康健街道,多数居民区每周会定期召开由居民区党组织、居委会、物业“三驾马车”共同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协调会,研究会商“一小区一方案”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在基层党组织指引下,大家协同发力,把这项工作与居民自治共治结合、与精细化管理相贴合。
在街道层面,形成了“领导包干监督指导机制”、“三驾马车协同发力机制”、“智能闭环网格管理机制”、“市民巡访监督考核机制”、“城管依法劝阻、监督、处罚机制”五大机制,从宣传发动到精准投放,再到监督处罚,实现垃圾分类全流程管理。
目前,依托社区运行综合管理中心这一平台,街道率先在63个小区77个垃圾库房分批安装了高清视频监控设备,以智能手段实现分拣工作监控、志愿效用评估、居民分类督促、实时视频轮巡、执法证据搜集的“多能合一”。
在长青坊居民区,依托社区党建,党总支与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进行签约,引进高校资源为居民区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并提供专业支撑;同时,充分利用园区企业党建资源,联手桂林实业等单位定期开展“两网融合”垃圾分类资源再回收活动。
“特色”法:94条无库房弄堂有了“移动厢房”
天平街道2.68平方公里范围内,有各类小区135个,目前街道已完成172个垃圾库房的硬件改造,全面推进“一小区一方案”,仍有94条无垃圾库房的弄堂成了“短板”。
这94条弄堂空间狭小、物业缺失,有的甚至完全无法放桶。为了啃下老旧里弄这块“硬骨头”,街道协同多方力量成立巡查小组,对这94条弄堂空间布局、居民投放垃圾的时间及习惯等逐一摸排,并认真听取征集了部分居民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协商讨论,最终确定了“合理设点布桶、志愿者现场督导、环卫及时清运”的“移动厢房”模式。移动箱房按时出现在弄堂口,在志愿者引导下,居民有序将生活垃圾破袋分类投放,投放结束,环卫部门准时清运垃圾、清扫地面、撤收垃圾桶,而由居委会、志愿者组成的固守巡查队伍及时检查考评。
分类投放、收集、清运的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配合。以街道内国泰新邨小区为例,自施行“移动厢房”模式以来,不到一个月时间,从原先垃圾乱扔乱堆到干湿分类有效,从垃圾桶零星散布到集中投放有序的飞跃,小区环境质量和伴随着居民满意度不断提升。
“本色”法:大商圈白领争当“低碳生活倡导者”
交流中,不少代表有了这样的共识:垃圾分类必须遵从人类本性,从大脑里筑根基,注重环保内涵的意识培育,才能管好“手头的活”。
徐家汇商圈辖区内有企业单位9000余家,各类商业服务业网点1000余家,日均客流量50万人次。人流、车流、物流高度聚集,因此垃圾产生量大。
商圈所在的徐家汇街道,辖区内共有41栋商务楼宇,楼宇内的白领们也对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提出了不少困惑。针对这些困惑,徐家汇街道发起了“党员‘+’油、垃圾‘-’量”的倡议活动——联合申通大厦、美罗大厦、上实大厦等在楼宇内发布科普视频、活动海报等,全方位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同时,联合物业举办多次垃圾分类培训,引入上海睦邦环保社会组织做专业讲解和解读,传递关于垃圾分类的科普知识,鼓励白领争做“低碳生活倡导者”。
目前,商圈内日均湿垃圾分拣出来的数量由原来的4吨增加为12吨,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分类。
作者:顾一琼
编辑:唐玮婕
责任编辑:唐玮婕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