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对日常生活的改变“肉眼可见”:银行里的柜员开始减员、超市里的收银员悄悄缩减……当更多智能设备、各型各款的机器人渐渐闯入我们的生活,更多人开始思索,这些正在改变世界运行方式的新技术能否与养老产业发生化学反应,并最终彻底改造这一传统行业?
最早步入深度老龄化的上海已将这一尚在探索中的新生事物落到现实。在今年即将召开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会场周边,一批智能化应用场景秘密布局,其中一项正是智能养老。记者近日探访刚刚建成,并计划于8月底试运行的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瞧一瞧充满未来感的智能养老究竟是何模样。
数据流通,档案管理摆脱“手动模式”
此前,不少人都对智能设备、机器人介入养老领域疑虑重重。原因不外乎这一行业的特殊性。在养老服务行业里,人们打交道的对象都是老年人。这一群体对智能设备的接受程度如何?技术又会在养老服务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许多养老行业从业者心里都没底。
步入服务中心大厅,迎宾机器人热情地向来客打着招呼。避障设计让它不仅能轻松躲避人群动线,还可以与人亲切互动,唱歌、跳舞更是不在话下。虽然活泼的迎宾机器人吸引了不少人关注,但一旁的养老顾问点人气更高一筹。这里有所有老人入门第一个环节——“刷卡”。只要老人将身份证放入卡槽区域,智能设备就能轻松读取他们的养老需求和已预约的服务项目。养老数据在后台顺畅流通,也让老人的档案管理彻底摆脱曾经由护理人员逐档记录的“手动模式”。
另一边的数据中心里,一幅热力图格外醒目。工作人员戚君告诉记者,该数据平台根据周家渡街道内老人的住所信息绘成了这幅动态图,红色代表着辖区内老年人群密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养老服务需求最旺盛的地方。根据这幅实时变化的热力图,街道能顺利将细分化的养老服务精准配送到最需要的老人手上,从而避免资源错配。
在养老服务领域,仍然有许多效率不够高、质量有待提升的环节,新技术的介入,恰好可以对这些服务进行迅速“升级迭代”,全面提升老人的生活质感。
智能照护,“示范间”解锁养老更多可能
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内设的长者照护中心有11张床位,数量不多,但这里的长者照护中心承担着更重要的功能——让老人们全方位、近距离体验未来的智能养老方式。
长者照护中心的床位流转时间最长不超过6个月。在不断深化“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当下,家庭养老、居家养老仍然是主流。如何让老人们在居家养老时也能获得与在机构养老时相当的舒适体验?周家渡街道的“解题方案”值得借鉴。他们将承担喘息式养老服务功能的长者照护中心附加了一项新功能——“智能照护示范间”。
示范间都配备了全自动护理床,不仅能自动监测老人心跳、血压等生理数据,还能侦测老人们的大小便失禁情况,尤其适合失能失智老人。部分智能床垫的中间还有个圆形区域,在老人大小便失禁时,它能立即启用自动冲洗模式,并在冲洗后将床垫烘干,从而减少护理员的时间与精力。
助浴是另一项颇受老人欢迎的服务。对老人而言,每次洗澡就意味着要面临诸多“风险点”。湿滑的地面最容易让反应能力、平衡能力大不如前的老人们滑倒。尤其对高龄老人而言,任何一次摔跤,都可能是“不能承受之痛”。记者在现场看到了多款智能浴缸,可以满足老人的不同需求。其中一款坐式浴缸,可以方便老人“开门”进入。为了防止老人跌倒,这款浴缸设计的高度约为正常浴缸的三倍,可以直接将老人“包起来”。另一款躺式智能浴缸则更适合家里居住空间宽敞的老人。
“智能照护示范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更像是一个适老产品展示区域。在这里,老人们能够第一时间认识、体验到最新、最尖端的养老产品,再从中挑选出自己真正需要且适合的。
最新科技,终极目标是为老人“赋能”
一楼的居家增能体验中心访客如织,大多是前来询问周家渡社区为老综合服务中心内设养老院什么时候正式启用的附近居民。本想顺嘴问一句的老人们,却不自觉地被一旁种类繁多的适老设备吸引。这个5G信号覆盖的“迷你老博会”里搬来了今年老博会上的最潮新品。悠行机器人、交大医护机器人……种类繁多的机器人、智能设备琳琅满目。不过,能准确击中老人们“痛点”的产品却一目了然——围观人数最多、话题讨论度最高的必定就是。
外形酷炫的悠行机器人是展示区域内的一款明星产品,工作人员亲切地称呼它为“升级版拐杖”。行动力衰退,这是不少老人的共同困扰。在传统养老服务方案里,当你渐渐失去行动能力,就势必要开始与轮椅打交道。但许多老人对坐上轮椅这件事都十分反感。在现场展示的这款悠行机器人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能让截瘫中风患者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的机器人。
这种养老服务理念与目前一些养老院里放弃简单易行的“鼻饲”而坚持喂老人半流质食物不谋而合。相比于简单地替代老人的部分身体机能,新技术造出的“手”和“脚”不能完全剥夺老人吃饭、穿衣、行走的乐趣,而是在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帮助他们恢复自己的生活能力,这是养老领域业内人士现阶段对智能养老达成的共识。
这个兼具为老服务、养护和医疗一体化的“智能”新空间提供了一个未来养老方案。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实地调研后表示,将持续关注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服务,为高品质养老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点,让社区里的老年群体真正做到“原居安老”。
作者:王嘉旖
图片:邢千里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