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好的是6级护理,而实际提供的服务是3级,这是什么原因?如何来监管?市人大常委会今天赴静安区对社区养老专项监督调研,不少代表都对长护险的细节提出建议。
不少老年人都会长护险试点表示欢迎。目前,长护险试点总体情况符合预期,取得初步成效。据统计,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长护险试点各街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累计受理申请共计50.8万人次。需求评估方面,累计完成评估45.5万人次,其中符合待遇享受条件的39.1万人次。护理服务方面,共接收服务对象41.6万人,其中接受社区居家护理服务的老人为30.5万人,接受养老机构服务的老人为11.1万人。
试点就会存在一定困扰。静安区江宁路三乐里居委会就反映目前老年人想要有更多的家政服务,医疗上要有吊盐水和陪医服务。但是目前长护险包含的一小时服务时间太少,比如陪去医院的时间就远远不够。
国有企业凯成控股有限公司是静安区最大的养老服务和长护险服务提供商,2000张床位以及7万人次居家服务都纳入了长护险服务。今年1-7月已经结算长护险资金500余万元,居家养老1983万元。
在服务老人的过程中,公司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评估级别较低的老年人身体状况尚可,更倾向家政服务。此外,老人更放心接受社区医疗结构的医疗服务,护理站的临床护理能力对比之下护理能力相对有限。”董事长顾军表示,长护险居家服务的内容和老年人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长护险42项服务内容,九成的需求集中在擦浴、沐浴、头面部清洁、整理床单等几项生活照料,其余15项临床护理项目需求寥寥,导致近半数长护险对象未能按级别享受对应的服务时长。”
顾军建议,探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护理站“1+1”“1+N”签约,对长护险对象按医嘱开展临床护理,并增加长护险康复治疗项目。此外还要适当增加部分失能老人需要的生活辅助服务,如居室环境整理等。
都是一对一照料,居家服务的时长和质量如何保障?“门槛不能降低,进一步严格把握评估标准,守好入口关。”市医保局副局长张超表示,长护险最大的特点是“散",散在居民家里,主要是老人和护理员两个人,给监管带来一定难度。下一步,将长护险工作重心放到“提质增效”上来,抓好长护险专项治理,健全和完善评估、护理服务人员培训长效机制。
护理员流动性大,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也是代表们提出的问题之一。目前,全市有5万多名专业护理员提供养老服务。市民政局表示,本市将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在全市设立养老护理员实训点,实施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努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业化养老服务队伍。下一步重点推进“四个统一”,即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统一的综合评价标准、统一的服务费用支付体系以及统一的养老护理员数据库,努力形成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技能匹配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
作者:祝越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