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新一月有余,上汽集团新任总裁王晓秋的媒体首秀选择为荣威站台。这似乎并不令人意外,毕竟他在上汽乘用车前后工作近十年,荣威品牌更是其一手打造,其中的情感渊源难以割舍。
从荣威750起步到荣威550、350,特别是随着消费的升级,这几年上汽乘用车主力产品都在往上走,荣威RX5、荣威RX8到荣威Marevel X,再到荣威RX5 MAX,荣威一路都走在不断产品和品牌升级突围的路上,产品的技术水准也是不断向前。
不过,业内有一种观点,2018年和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受伤最大的恰恰是自主车企。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今年1至7月,中国品牌乘用车的累计销量为455.1万辆,同比出现了20.8%的下跌,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有率为39.1%。而在2018年同期,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市占率为43%,下滑十分明显。
“上汽集团的市占率不能丢,上汽乘用车的市占率更不能丢。”对此,王晓秋斩钉截铁地表示,这是上汽集团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必须坚守的底线。换言之,上汽集团依然希望保持其在中国市场中的龙头地位,而作为上汽自主板块的上汽乘用车,也必须成为在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之外,能够支撑集团市场地位的一极。
为实现这一点,王晓秋给出的方案是“集中资源”。
在他看来,上汽集团涉及的行业非常多,整车、金融、能源、产业投资等领域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集中上汽集团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王晓秋表示,上汽集团各个板块都有自己的技术中心,现在则希望通过技术委员会,将这些资源集中利用,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单打独斗”,而是更加合理高效地协同起来,用市场经济的原则来调整。
除了企业内部的再调整,王晓秋也希望上汽乘用车能够在品牌上实现突破。
此前,长城汽车推出了WEY品牌,吉利汽车推出了领克品牌,都寄希望于另起炉灶,实现品牌层面的突破,但以当前的销量成绩来看,距离被市场认可还有不小的距离。今年前7个月,WEY品牌的累计销量约为5.41万辆,同比大幅下降了36.11%。
王晓秋觉得,在市场环境不好的时候,荣威推出RX5 MAX这样的产品寻求品牌向上,“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他认为,品牌的提升最终还是要依靠产品力的提升,由荣威RX5 MAX开始,上汽乘用车会有一系列“带动品牌往上走”的产品。
另外,通过拓展海外市场来改变品牌形象,是可行的方案。
海外市场是王晓秋的继任者——新任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技术中心主任杨晓东的强项。2014年起,转战上汽集团国际业务部,分管海外业务的杨晓东,带领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频繁发力。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27.7万辆,同比增长62.5%,并且连续三年成为业内第一。而在今年,上汽集团的海外销量将有望达到35万辆。
上汽海外两大主力品牌名爵和大通,已经在泰国、印尼、印度建立起3个海外整车制造基地,在欧洲、北美、南美、非洲、中东、澳新等地设立了11个区域营销服务中心,建成500多个海外营销服务网点,并在泰国、英国、印尼、智利、澳新、中东GCC形成了6个“万辆级”海外销售市场。
作者:张晓鸣
编辑:汪荔诚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