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座城市的道路和巴黎很像,哪怕再熟悉路,时不时也会迷路,因为没有一条路是笔直的。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作家、文学评论家王宏图看来,这是城市独有的个性和气质,海派文学就在这片土地上诞生。
海派文学,这个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场文学争论中被提出的名词,几十年来,一直在不断被提及。这个名词,既有历史感,又颇为摩登。
日前,在思南文学之家,这个词汇又一次不断提及——由第二届上海远见文化高峰会、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思南读书会特别活动:远见在思南”于9月6日下午在上海思南文学之家举办。多位文学名家就对于海派文学、海派文化的认识、当下影视文学作品的改编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在传统的理解上,“海派”的概念是与京派对立的,上世纪30年代写实小说和抒情小说流派基本上分别被京派和海派所分割。广义上的海派指的是有活跃在上海的作家派别,包括左翼文学、新感觉派文学、鸳鸯蝴蝶派等。
“自1843年开埠以来,上海逐渐成为了异域文化交汇的地方,海派绘画、海派京剧等艺术品种,都在这片土地上应运而生”,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杨扬表示,文化的高度包容、经济的繁荣多样和思想的自由博洽让上海这座城市不但成为了远东第一大都市,更是逐渐形成了一个文化码头,不用说文学,哪怕一个戏班、一个剧种、一个画作,其发展都与上海这个文化码头的环境密不可分。任伯年的画作为代表的海派绘画让海派文化逐渐兴起,以鲁迅的作品为代表的海派文学也逐渐应运而生。
“海派文学的形成离不开上海这座城市本身”,《光之书》《倾斜之书》《掷地无声书》等作品的诗人、作家罗智成认为,海派文学意味着见多识广、海纳百川,“海派”二字是一种“不言而喻的品味”,他以思南公馆这一片集人文、历史、时尚为一体的建筑群为例,该建筑群并非高楼耸立,建筑风格也丝毫不张扬,但是在茂密的梧桐叶的衬托下,在这片墙面上铺满鹅卵石的花园洋房本身具有的个性和气质彰显无遗。
提到上海,中华新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杨渡第一反应就是这座城市开放性和包容性,上世纪20年代,在日本人压迫下的一批台湾同胞,几经周折,来到上海这片土地生存、发展,上海这座城市更向是台湾“从日本的殖民地走出去,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
“上海这座城市和巴黎很像,再熟悉的路也时而容易迷路,浦西很难找到一条特别规整的路”,王宏图从上海这座城市的道路的布局的角度来解读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在他看来,海派文学和上海这座城市的气质,密不可分。他把上海和意大利那不勒斯这两座城市进行了比对,创作了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著作的《十日谈》的意大利作家薄伽丘在那不勒斯居住过多年,这座城市的文化对于这位作家的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上海这座城市也是如此,自19世纪开始就逐渐成为了中西文化的交汇处,不同派别的文学作品也在这片土地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记者了解到,第二届上海远见文化高峰会于9月6日至7日在上海举办。本次“思南读书会特别活动:远见在思南”论坛为本届高峰会拉开文化序幕。
作者:汪荔诚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