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人几乎都知道老闵行鼎鼎大名的“四大金刚”。
这“四大金刚”,当然不是上海经典早餐——大饼、豆浆、油条、粢饭,而是上海电气旗下的汽轮机厂、电机厂、锅炉厂、重型机械厂。这些企业当年号称“万人大厂”,还真配得上“四大金刚”的响亮名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某种意义上讲,与时代同步发展的电站装备产业,也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1954年9月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6000千瓦)、1958年世界第一台双水内冷机组、1961年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相继在上海电气诞生。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作为中国工业的中流砥柱,上海电气继续发挥上海工人阶级的先锋模范作用,生产了当时国家急需的大量工业装备,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打下基础。中国机械行业许多“第一台”都出自上海电气。其中,中国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组就出自上海汽轮机厂。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响彻祖国大江南北,给中华大地带来勃勃生机。其中,电站装备产业蓬勃发展,日新月异。
改革开放后,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电力需求迅速增长,电力供应成了短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电站装备制造企业,为国家多制造发电设备,满足工业和社会民生的需求,成了上海电气的首要任务。在多方努力下,“八五”期间(1991年-1995年),汽轮机产量达到1623万千瓦,是改革开放前五年总产量的3倍,极大缓解了供电短缺问题。
2003年以来,国内火电市场需求进入又一个“井喷期”,上海汽轮机厂抓住历史发展机遇,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2006年,创下3620万千瓦年产量,超过当年通用电气(GE)、西门子和三菱重工的产量总和。2017年,上海汽轮机厂再次以年产量3823万千瓦刷新纪录,相当于一个月产量300多万千瓦。
好多职工都发出感慨:“过去干三年,现在一个月。”
电力需求在得到基本满足后因社会发展变得多样化,比如:西部缺水地区对空冷机组的需求大大增加,北方地区冬季供热的需求使得热电联供机组成为市场宠儿,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上海汽轮机厂开发设计多种类、全系列机组,逐步形成系统产品库;上世纪90年代,企业紧紧抓住亚临界300兆瓦机组自主优化和生产,培养了一批技术设计和生产制造骨干;“十一五”期间,在超超临界1000兆瓦领域,实现了自主研发产品能力突破,培养了一支科研创新型人才队伍;“十二五”期间,抓住燃机核电大发展机遇,培养了一批设计研发、生产制造、安装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与此同时,企业涌现出一批批技术领军人物、制造工匠。
转子是汽轮机的“心脏”,转子的制造加工一直是技术攻关重点。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市场发展和供求关系变化,转子锻件供货及价格问题成为瓶颈。于是,新世纪初,企业大力研究大型焊接转子技术,先后设计开发出超超临界百万千瓦火电汽轮机低压焊接转子、百万千瓦核电AP1000低压焊接转子等,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与转子配套的叶片,也是汽轮机能量转换的关键零部件。在汽轮机工作过程中,蒸汽直接作用于叶片,带动转子转动,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为了提高转换效率,叶片技术的研发与突破从未停止。由上海电气自主研发的1710毫米长叶片、1905毫米长叶片,填补了目前国内半速核电汽轮机超长叶片的空白。
(本报记者 张晓鸣整理)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