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满大街的汽车,你能想象过去的国产汽车是榔头敲出来的吗?
1983年,第一辆桑塔纳轿车在上海汽车厂总装车间组装时,专门辟出一块不大的地方安装10多米长的手推导轨,开始手工作业装配汽车。那时候,制造轿车是放在长凳上用榔头敲。直到打开从德国运来的木箱子,取出“白色车壳”时,大家才第一次意识到现代汽车总装不是“敲出来”的,而是“拼起来”的。到1986年11月,轮胎、无线电、扬声器和汽车天线,是仅有的四个国产化零部件,国产化率仅为2.7%。
国外记者来厂参观采访后,曾这样写道: “大众汽车好像在一个孤岛上生产——这里几乎没有任何配件供应商。”这些记者断言:“桑塔纳轿车项目既是成功的史篇,也是失败的研究报告。”
1987年,我到上汽工作。此前,我在纺织系统干了27年。
对汽车行业,我是个外行,一进企业就把全部精力花在了对汽车行业的了解和研究上。上海汽车厂原叫上海汽车拖拉机公司,给我的印象就是一家厂房陈旧、设备老化、破烂不堪的弄堂小厂,有些厂房和设备还是上世纪50年代甚至解放前留下来的。
硬件容易提升,软件改善则需要观念的进步。
桑塔纳国产化,本质就是国际化。当年有一个细节,上海汽车工业的那些弄堂小厂,环境脏乱差,尤其厕所内污垢严重,还散发出浓烈异味。
我当时就琢磨:这种环境下能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汽车零部件吗?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技术在这种环境下能维持多久?
于是,改革从整治厕所环境开始,首先在厕所里安装了卷筒纸和烘手机。小小的改变让中外员工奔走相告,并在行业里引起连锁反应。一次,一位外宾在使用厂里经过改造的厕所后,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喜出望外地叫其他外商来参观,说中国工厂现在也有整洁文明的厕所了,“一个厂长连厕所都管不好,就不可能管好企业”。
“厕所革命”之后,我们受“经济特区”的启发,又提出“生产特区”的想法,把承担国产化任务的车间从设备到人员全部按照现代化标准进行改造。“生产特区”作为管理样板推出后,无论是生产环境,还是员工精神状态都与从前大不一样。其他车间也都纷纷效仿,由此引发全厂管理水平脱胎换骨的升华。伴随桑塔纳国产化而来的“生产特区”,后来被称为“一场管理的革命”。
国产化攻坚战启动两年后,桑塔纳国产化率突破40%,并持续上升,最后整车国产化率接近100%。当时,上海还牵头组建了“桑塔纳国产化共同体”,从上海到整个长三角,方方面面的市场主体参与到桑塔纳国产化项目中,以嘉定区安亭镇为核心,一个世界级汽车零部件供应体系建立起来了。
上汽大众在探索中国轿车工业合资经营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利用外资、引进技术、滚动发展的道路,为中国汽车工业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轿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与世界接轨的经验和成功的实践模式。
如今,上汽集团已经是国内A股市场最大的汽车上市公司,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出行服务和产品。去年,上汽整车销量达到705.2万辆,同比增长1.8%,进一步扩大了市场领先优势。今年,上汽第15次跻身《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39位。
(本报记者 张晓鸣整理)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