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播刑侦剧中一位位慧眼如炬、抽丝剥茧的探案专家令人折服。而在上海的救助管理部门里,也有这样一群仅靠细节就能判定救助对象身份信息的“甄别专家”。
他们能从受助对象的只言片语里,迅速通过口音判断他们的来源地。甚至对那些口不能言、智力不全的受助对象,这些经验丰富的“甄别专家”也能透过一些细枝末节、眼神反馈,联想到关键线索,帮助这些在城市中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寻到“回家之路”。
经过数年努力,上海市救助管理体系建设已走在全国前列,包括在全国首创“受助人员图像甄别及指纹比对”系统,并先后成立“甄别工作室”“寻亲甄别青年突击队”。而这些逻辑清晰、思维敏捷的“甄别专家”们就藏在上海救助管理部门的这些“工作室”“突击队”中。在他们的努力下,本市每年无法找到家的受助人员数从2014年的115人降至去年的11人,今年上半年更是锐减为1人。
科技手段、传统方式均不奏效
上海市救助管理站社会工作科工作人员唐怀斌至今依旧能清晰复盘帮助年过六旬的撒一明老人找到家人的全过程。今年初,撒一明被人在浦东新区龙阳路、东方路交叉路街头发现。患有严重脑梗后遗症的他不仅无随身行李、无身份证件,更是无法回应工作人员的种种询问。
在尝试过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查询、“今日头条”公告以及“DNA”血样比对、“人脸识别”等众多方式后,工作人员对这位老人的身份信息还是毫无头绪。
唐怀斌没有放弃,依旧耐心反复询问着老人,试图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挖掘到关键信息。在一次询问老人姓名的过程中,唐怀斌听到老人发出了一声模糊的“sa”音,还在纸上划写出一些部首和符号。看着这些宛如“甲骨文”的符号,唐怀斌反复琢磨研究,但依旧毫无进展。
点滴碎片信息还原人生轨迹
就在唐怀斌一筹莫展之时,转机出现了。
在一次日常询问老人属相的过程中,唐怀斌发现,当他举例说出“老虎”、“马”等动物时,老人表现出不解的神情。这一幕,让他联想到回族等少数民族并没有讲属相的风俗。于是,他立刻询问老人是否是回族人,老人随即点点头。老人久违的反应,让唐怀斌激动不已。
唐怀斌迅速检索起自己的“知识库”,他联想到,回族中有“撒”这一姓氏,立刻询问老人是否姓“撒”,老人又再次点头。此后长达数月的时间里,唐怀斌就通过点点滴滴、断断续续的询问,将“回民”“撒”“南市”“旧街”等碎片信息拼贴起来,终于寻到了老人的人生轨迹。原来,在原南市区(现为黄浦区)有条旧仓街。在这一带拆迁之前,老人就曾与哥哥在这里居住生活。6年前,撒一明老人动迁搬走后,就一直下落不明。
工作人员确认撒一明老人身份后,就第一时间与其哥哥取得了联系。经其哥哥和儿子确认,老人正是失踪6年的撒一明。在今年中秋佳节到来之前,老人终于顺利寻到了回家之路。
从跨省甄别到联动机制,本市救助管理部门近年来充分利用智慧公安等科技手段,织密受助人员的寻亲网络,10年来已帮助360余名长期滞留的受助人员回家,实现他们阖家团圆的梦想。
一直想“逃跑”的她终于完成夙愿
每一个受助人员背后都有令人唏嘘的无奈和故事。在将那位一直想“逃跑”的王奶奶送回家之前,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站长唐美萍心里十分犹豫。
年事已高的王奶奶身体各项机能已逐渐衰退,只能躺在病榻上依靠营养液维持生命。两年前,独自一人流落街头的王奶奶被人送至救助站,当时的她说话不清、走路不稳。在发布寻人启事、采集DNA比对均无果后,王奶奶就在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住了下来。
在救助站生活的这段时间里,王奶奶总是不时会一人步履蹒跚地向门口走去,还会不停地用手拉门,试图离去。唐美萍从王奶奶的举动中看出,她的潜意识里迫切想回家。为了完成王奶奶的心愿,工作人员们一直积极地为她寻找线索。最终,他们在一座距离上海2300多公里的云南小县城里找到了王奶奶的儿子。
出发前一天,唐美萍心里依旧焦灼。她知道,对王奶奶来说,救助站的医疗条件肯定要好于云南老家。更何况,身体孱弱的王奶奶能否经受住2300多公里的长途考验仍是未知数。
考虑到王奶奶的身体情况以及家属的经济条件,上海市救助管理二站决定派出包括站内专业医生在内的三名工作人员,并精心制定最合理的护送路线,送王奶奶回家。
从上海到王奶奶的老家云南昭通永善县大兴镇,一行人要历经50多个小时的车程,搭乘火车、救护车多种交通工具。为保证王奶奶的安全,三名工作人员24小时轮流看护,每隔两小时检查一次心跳血压,每四小时补给一次营养液。
在克服了盘山公路、高原反应等种种困难后,今年6月,离家多年的王奶奶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回到了她出生的地方。
作者:王嘉旖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