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计未来十年内,我们将在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研制数百颗卫星,有效带动航天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经济效益达到数百亿元。”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周四根说起企业在临港新片区未来的规划,信心满满。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首批重点项目昨天进行集中签约和开工。过去一个月,不少像周四根这样的企业家满怀热情和梦想来到这片土地。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首批项目的落地让人对临港的未来满怀期待。
“临港速度”令企业备受鼓舞
再过一个月,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9.5万平方米的卫星研制基地将作为一期项目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投入使用。作为昨天签约项目之一,微小卫星模块化智能制造与应用创新平台项目作为二期项目也将落地临港新片区,后续还将积极推进商业卫星研制基地作为三期项目继续落地临港新片区。
二期项目从今年5月30日签订土地出让合同,预计9月20日取得施工许可证。“临港速度”让周四根震撼不已:“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临港自贸区新片区的工作速度和效率,也充分享受到了临港新片区金牌‘店小二’的优质服务。”
与周四根有着相同感受的,还有聚力成半导体公司董事长刘箭,他也作为签约项目代表出席了活动。“我们之所以选择在临港投资,不仅是因为临港优越的产业生态和丰富的企业发展资源,更重要的是因为优越的投资环境。经过最近这段时期的参观、学习和筹备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临港新片区是成熟、开放、高效、竞争力一流的平台,在临港投资感到非常舒心,也非常有信心!”
提到“临港速度”的,还有新奥动力总经理王利民。昨天,新奥动力微型燃气轮机研制项目在临港装备产业区开工,这一占地30亩、投资4.5亿元的项目,将是新奥动力未来在国内最大的产业基地。从摘得土地到取得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仅用了五天。王利民说:“受到临港新片区重大政策红利和高效审批服务的鼓舞,将借助新片区高端制造业集聚的独特优势,把发展重心移入新片区,加快项目建设投产。”
新片区形成居住、商业、医疗、教育“4+X”配套服务体系
临港开发已经16年,形成了以产业社区为核心的城市生活配套体系。作为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临港集团副总裁翁恺宁在企业签约现场进一步表示,集团已经形成推进新片区建设的初步工作方案,将竭诚为企业做好服务,努力当好“五星级店小二”。
在城市配套方面,临港已建设动迁安置房303万平方米,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打下良好基础;建成公租房48万平方米,落地宝龙广场、蓝湾国际社区、云端幼儿园、东方颐城养老社区等一大批生活服务项目,形成居住、商业、医疗、教育“4+X”配套服务体系,推动产业园区向产业社区转变;在产业配套方面,建设了道路、变电站、燃气电厂、污水厂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已建成道路400多公里,远期可形成160万千瓦的发电能力。
下一步,临港集团将立足临港独具特色的城市形态和产业框架,抓紧优化功能布局,集中精力推进功能载体建设,以临港科技城为基础建设全球创新协同区,依托滴水湖“滨湖+滨海”独特区位优势建设现代服务开放区,以临港产业区和奉贤园区等为基础建设新兴产业引领区,以洋山自贸区和物流园区为基础建设临港综合保税区;依托现有社区基础建设国际社区,重点形成“五区联动”工作格局,真正做到各类功能区集聚开发、高强度开发、高质量开发,拉开热气腾腾的大开发序幕。
作者:本报记者 祝越 王翔
编辑:施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