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通过“身份证”实现可追溯的丹麦猪肉、用当地灯笼辣椒制作的卢旺达“老干妈”摆上盒马鲜生的货架;来自英国的百年品牌插座走进浦东机场;来自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进入高岛屋;来自都乐的鲜果现身网红茶饮店……首届进博会上的众多进口商品正渐次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
在国内各大医院,过去一年,很多医疗器械都获得更新:世界最小无导线起搏器获批上市;医科达新一代伽马刀投入临床使用……这些高端进口医疗器械,帮助更多患者战胜病魔,改善生活质量。
在第二届进博会迎来开幕倒计时30天之际,那些一年前的“明星展品”已经穿越时空,走到你我身边。这是对进博会溢出效应的最好诠释。
超市货架丰富程度:各国生鲜大比拼
看进口商品的丰富程度,超市是一个绝佳的场景。一年来,国内各大超市货架上增添了大量进口商品,来自不同国家的同一产品经常“同台竞技”。去年进博会之前,国内市场上的牛油果还是墨西哥、智利、秘鲁货源“三足鼎立”,如今又多了新西兰和肯尼亚“同款”。同样是带壳榴莲,以前的“尖货”是来自泰国的金枕榴莲;最近,马来西亚带壳冷冻猫山王榴莲相继进入绿地贸易港、盒马鲜生等超市。
首届进博会前夕,时隔17年后首批解禁的法国牛肉抵达上海。今年,法国牛肉已成为各大超市的“座上客”。8月,麦德龙中国宣布,来自法国的原包装冷鲜牛肉已在上海、无锡、南京等地13家门店上市。专程飞抵上海的法国品格涅尔公司总经理皮里克表示,在中国市场向法国牛肉敞开大门后,公司第一时间就开始与超市沟通,积极配合产品入境前的各种检验检疫工作。另外,法国“家优鲜”夏洛莱冰鲜牛肉也已进入家乐福超市。
很多进口商品有着参展首届进博会的经历。比如:9月中旬,丹麦猪肉摆上了盒马鲜生的货架,肋排、五花肉、大猪蹄子……切割得整整齐齐,消费者买回家就可直接用炒锅烹饪。
医疗器械更新速度:尖端产品大采购
首届进博会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吸引了专业采购商的目光,世界最小无导线起搏器、新一代伽马刀、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专为婴幼儿研发的核磁共振仪……“明星展品”荟萃。首届进博会落幕后,这些展品都去了哪里?
诺和诺德在首届进博会上展示了德谷门冬双胰岛素注射液(诺和佳)和德谷胰岛素(诺和达)等新品。一年之后,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对“进博会速度”感触良多。她透露,诺和佳是全球首个可溶性双胰岛素制剂,今年5月已获批在中国上市,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而诺和达在中国上市仅一年后就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报销范围。“从药品注册加速,到医保目录及时调整,这些利好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创新制药企业的信心。”
在进博会现场,世界首台高场强磁共振放疗系统Elekta Unity、新一代伽马刀Leksell Gamma Knife Icon和新一代Elekta Axesse智能放射治疗系统签下了数十单意向采购合同。伴随着“进博能量”的持续释放,来自瑞典医科达的“进博会同款”收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公司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郝睿强表示,已有两台新一代伽玛刀在中国投入临床使用,智能放射治疗系统正在按照中国的法规政策进行临床测试,不久后将给中国患者带来福音。
市场产品广度:全球好货大汇聚
中国经济规模、体量足够大,世界各地品质出众的展品,在这里都能成为畅销商品。
哈瓦那灯笼辣椒,辣度排在世界第三,如今是“老干妈”的原料
黄麻手工艺品是孟加拉国的特色产品。孟加拉国留学生沙夫曾在上海攻读博士,看到这里大海般的市场规模,学成回国后创立达达公司。首届进博会上,达达带来150种黄麻手工艺品,很受中国采购商追捧。东方国际集团及欧坚网络相继与达达公司签订协议,分别在进口代理与跨境供应链服务方面展开合作。首届进博会后,达达的产品还首次进入高岛屋艺术空间进行展示和售卖,更多中国消费者由此了解了孟加拉国的特色产品。
遍布上海街头的茶饮店和咖啡店,也成了进博会展品的“秀场”。去年,都乐公司带来12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个不同品类产品;今年上半年,其多种进口鲜果出现在“奈雪的茶”等网红茶饮品牌的中央厨房内。首届进博会上,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36家企业在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展示咖啡产品,累计参展面积800多平方米,东浩兰生集团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签署5000万元的采购大单,目前实际落地1500万元订单;绿地集团引入13个咖啡品牌约98个商品品类,世界各国的咖啡豆在中国市场奏响了“交响乐”。
记者手记:有一种速度叫做进博会速度
作为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全球商品的汇聚之地,更是一座桥梁,大批进口商品通过这座桥梁进入中国市场,而一条条创新的进口政策恰似坚固的桥墩,为商品流动提供高效支撑。
进博会展品有一大特色——新。这种新,体现在产品的内容各具新意,更体现在技术的突破创新,世界最先进、全球首创、亚洲首发……这些“最”为世人带来了最新的体验、最好的感受,但同时也提出了挑战:要让这些特色展品或者最新技术,在短时间内成为商品,进入中国千家万户,需要各方的不懈努力。
中国用“进博会速度”证明了自己的决心和能力。肯尼亚牛油果来了,这是今年4月中国与肯尼亚签署检疫准入协议后的成果;马来西亚带壳猫山王榴莲来了,这源自今年5月中国允许马来西亚冷冻整榴莲进口的新政;巴拿马金菠萝来了,去年它还是靠着海关特许审批才得以进入进博会展馆,如今随着中国检疫准入许可,这种世界上最甜的菠萝已以正常贸易方式入华。
与时间赛跑的医疗器械与药品行业,更能感受到“进博会速度”背后的高水平开放。在首届进博会上亮相一个月后,美敦力研发的世界最小无导线心脏起搏器Mi c r a就在中国市场进行尝试,植入海南一名使用传统起搏器后多次感染的患者体内。而今年6月,国家药监局正式批准Mi c r a在国内上市。看上中国市场的高度开放和巨大潜力,医科达把“家”搬到了上海,辉瑞集团更首次将业务板块的全球管理中心放在了上海,究其原因,仅一条“创新药的加速审批”就让企业热血沸腾。
如今,距离第二届进博会开幕还有30天。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场馆内,“规模更大,质量更高”标注着进博会的更大影响力;场馆外,越来越多进口商品加快脚步走入寻常百姓家。“进博会速度”映照的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足迹——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作者:徐晶卉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