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是上海的一张名片,外滩的老大楼,承载着上海的辉煌,必然是城市更新中重要的一环。
目前,外滩地区老大楼保护性开发已从临江“第一立面”向体量更大的西侧“第二立面”建筑群纵深推进。外滩“第二立面”范围内有老大楼150余幢,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产权关系更为复杂,城市更新任务更加繁重。
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上如何取得突破?“2019中国城市更新(长三角)峰会”于11月20日在黄浦区举行,十余位在城市更新方面具有规划设计、开发运营和金融创新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就如何通过金融创新吸引各类资金资本关注及参与,推动城市更新可持续发展、如何拓展融资渠道,更多地吸纳成本较低的资金投入项目的开发建设、如何鼓励资金、资本通过入股或者持股的方式进入项目,推动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为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高质量、可持续的开发改造把脉问诊、立杆对标。
与会多名专家表示,“第二立面”建筑群的价值并不仅仅看外观。“第二立面并不是一个外表工程,不仅是对于老大楼外观的的更新改造,更多的是让这些建筑群引领未来”,会议一开始,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中国首席执行官黄国滨就确立了第二立面的改造重点。无独有偶,来自日本的野村资本市场研究所役员关雄太也表示,判断一栋房产的价值,决不能只看外观,房产未来带来的价值才是至关重要的。外滩“第二立面”范围内有老大楼150余幢所大楼对于整个上海的金融业的影响,不言而喻。
同时,“第二立面”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还面临着房屋腾空置换征收、项目开发权获取等诸多难题的探索,尤其是可持续的资金保障问题,成为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的主要瓶颈。因此,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迫切需要在金融创新上,获得更多强力的、可持续的参与和支撑。
对于“第二立面”项目的推进,复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学术副院长张纯信颇为乐观,“先做梦,再圆梦”。张纯信表示,老大楼产权关系复杂、投资周期长、收益率偏低等问题不可避免。但是投资周期长,并不等同于没有回报。张纯信以中国的高铁为例,这无疑是一项长时间的投资,取得的成效,可见一斑。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表示,城市的建设是有规律可循的, 他以英国泰晤士河畔的商业、生态、文化协同发展为例,认为外滩“第二立面”的更新完全可以融合商业、生态、文化等多种元素。
上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加快建设以“一城一带”(即陆家嘴金融城和外滩金融集聚带)为核心的金融集聚区的战略任务后,外滩沿江“第一立面”老建筑,按照“重现风貌、重塑功能”的目标相继完成置换改造,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中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上海清算所、浦发银行总部、泰国盘谷银行等金融机构入驻。此外,外滩源一期、外滩·中央一期、盐业银行大楼、大清银行大楼等,置换改造后引进了中银基金、众安保险、弘毅投资、深圳证券信息、林肯爵士乐上海中心、外滩美术馆、佳士得拍卖行等金融与文化机构。外滩金融集聚带的功能内涵渐趋丰富,金融综合生态环境不断优化。
黄浦区委书记杲云表示,黄浦区将充分吸纳各位专家智囊的意见建议,更加主动对接相关金融机构,借鉴世界各地城市更新融资创新的先进理念和国内外成功经验,通过市场化手段,结合项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金融创新工具,统筹配套政策支持,摸索适合城市更新项目的金融支持手段,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为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提供坚实保障,绘制外滩美好蓝图。
作者:顾一琼 汪荔诚
编辑:徐晶卉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