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水芳马上要出去旅游了,眼底的兴奋溢于言表。这放在过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他会提心吊胆。
韩水芳是邵万生上海小吃店的老板。这家坐落在南京东路山西南路交叉口的老字号品牌,做的是最正宗的上海顶级点心及小吃。多少年来,食材的精挑细选与成本控制都是韩水芳每天要盯的事,“一天不在,就放心不下”——上海老字号的品质与坚持,在岁月中执着守正。
老字号的匠心不能放弃,但吊着的心却能轻轻放下,这背后是供给侧数字化变革带来的变化。就像邵万生品牌一样,对于上海老字号品牌的转型升级而言,数字化探索是必经之路,它能让老字号们在擦亮“颜值”之外,多一份“内功”,多一份自信与从容。
上海老字号们的坚守与匠心
采访位于上海中心城区的老字号品牌,食品安全是每个掌门人必提的,这个“一把手工程”诠释着老字号品牌的底蕴——那种身体力行事必躬亲的仔细与“锱铢必较”,筑起了上海老字号餐饮品牌的声誉。
邵万生的门店里常年人流交汇,这里的生煎、小笼汤包、荠菜馄饨、虾仁馄饨、鸡鸭血汤和咖喱牛肉粉丝汤是店里的特色,价格厚道,却堪称“十骨顶硬”的上海味道。韩水芳说,在食材上他们向来“一丝不苟”,采用上等原料,原料严格把关,“采购是一家店的命脉,我们会专门派一个有经验的人负责采购,比如蔬菜、猪肉都是外采,新鲜与否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他说,他宁可多花一块钱去买好的东西,也不便宜一块去买劣质的东西。
这种坚持在上海另一家本地连锁餐厅也充满“执念”。这家创始于1997年的餐厅主打上海本帮面,最多时在上海经营门店达20多家,如今已是第二代经营者毛文君执掌。毛文君看起来很年轻,但脑子里每天琢磨的事却比普通同龄人琐碎得多。关注最多的,是每天市场上的菜价、肉价等变化,“跟父辈一样,我都是自己亲自采购,凌晨两点就要起床去采买,采购品种达到30多种,而且要去不同的菜市场,还有很多不同的供应商,每天单是记账就很复杂,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还专门招了一个司机,负责5个门店的配送。”
食品安全是底线,也是上海老字号品牌们“金字招牌”的根底,不能随时代变迁而变化。“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品牌,我们要把它保护好,把它做好、做大、做强,我要让客户知道,消费者在点评上夸我们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心自然的流露,我也不会刻意派人宣传,这个不是我想要的。”韩水芳对此斩钉截铁。
技术流加快老字号升级换代
老字号们有自己固守的坚持,这或许让他们比一般的品牌走得慢一些。这些年,上海发力老字号的升级转型,在《全力打响“上海购物”品牌 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中,明确提出老字号重振专项行动,增强抢救式保护老字号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技术流是一种可见的方案。
上海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大都价廉物美,但这意味着成本压力。韩水芳说得实在:食材的精挑细选是第一考量因素,但控制好成本也非常关键。过去,店里的采买,他会事无巨细去盯,因为这其中会有很大的价格空间,必须货比三家,但这样会浪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当后台的供应链开始数字化,一些劳心劳力的事情,有了“解放双手”的可能。韩水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听朋友推荐了供应链服务平台快驴,先尝试了冻品和标品,按照事先沟通好的时间点送货上门,到货验收后非常满意,又开始尝试生鲜产品,为自己“解放双手”。他坦言,这种上游的数字化变化带来的是成本的降低,“首先,我们不再需要采购的岗位;其次,以前供应商供货,一个月结一次账,还需要落笔算账,如今账单每天结清,心中有了底。”
毛文君则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中华路菜场上的上海青每斤1.2元,用快驴下单是每斤0.8元,可省4毛,50斤能省20块,省下了两瓶酱油钱。他告诉记者,他从小见证了父亲终日在市场、后厨间奔波和忙碌,而他这一代是使用互联网工具成长起来的,“从接手自家的餐饮店经营,我就决心用新的方式和手段来改善门店的经营效率。”
供给侧数字化更任重道远
在经营效率上做改善,向餐饮供应链上游要效率和利润,通过食材集采和源头直采,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数字化变革对一家老字号品牌的生存和发展,意义尤为深远。
在刚刚结束的乌镇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企业家高峰论坛”上,美团创始人兼CEO王兴表示,数字经济最终发展起来,需要供给侧全面数字化。他认为,供给侧数字化是一个比需求侧数字化更任重道远的事情,是巨大的机遇,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
事实上,过去20年,需求侧的数字化逐渐完成了,但是供给侧的数字化才刚刚开始。以美团为例,对外卖而言,需求侧是消费者,供给侧是餐厅,但餐厅也有他的上游,他还有自己的采购商,一直到田间地头,怎么样把供给侧价值链逐步地数字化,时间会长一点,步骤会慢一点。
餐饮供应链服务的数字化,只是供给侧数字化的一个方面,但它对于老字号品牌的改变,或许是巨大的。在采访中,两家上海的老字号品牌都提到了未来,当供给侧的数字化变革为经营者卸下了一道包袱,经营者就腾出了更多的精力去开拓新店,或者琢磨新的营销方式和手段,把这种上海本帮味道更好得传承和发扬下去。
作者:徐晶卉
编辑:何易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