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管着公司资金的财务,在骗子眼中就是“挂着锁的人民币”,只要“开了锁”,就是“一块肥肉”了。
今年以来,徐汇警方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同时,也从另一端积极查找被骗企业和个人自身存在的“安全漏洞”,反诈宣传是否存在“盲点”或“盲区”,努力为今后防范电信诈骗案件打好“安全补丁”。
某公司财务经理朱女士是今年徐汇天平地区“7.30”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的被害人,骗子用相对老套的QQ冒充老总方式先后骗取其转账3500万余元。案件破获后,11月27日上午,徐汇警方特意邀请她来到天平路派出所,为警方日常防范电信诈骗宣传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也再次回顾和总结了自己在该案中陷入骗局的几个步骤和关键节点。
首先,被骗公司成立近二十年来,人员结构相对固定,彼此之间关系和睦、相互信任度高,容易产生麻痹大意、疏于相互提醒的情况。案发时,公司出纳人员不在,朱女士就自己在电脑上制作了付款单,然后交由财务总管陆女士复核,陆女士显然也对财务经理充分信任,一听说是老板要,立即完成了审核,并通过网银输入密码后逐笔完成转账。
财务人员也犯了经验主义的错误。朱女士坦言,按理说,财务根据老总指令转钱给指定客户或合作方,最好要能看到合同或相关协议书;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公司相互熟识,也曾有过一接到老板电话或微信,仅仅凭借口头指示即转账的操作。尽管朱女士也曾疑心过老板之前从未使用过QQ,但觉得可能在商业会谈期间不便打电话,所以才会采取QQ、微信之类的间接沟通方式,并未过多深究。
财务人员基于惯性思维而“对号入座”。本案中,朱女士在今年年初就听老总提起过,公司今年有投资计划,下半年可能会用钱,最起码也要几千万。本案发生于今年7月底,朱女士当时就猜测是不是就是老总所说的“公司下半年的投资计划”,因此也就以此说服自己操作了。
更值得深思的是,案发公司对于警方上门发放的反诈宣传资料未予以充分重视,仅仅张贴上墙了事,并未对其内容逐条组织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进行认真学习。而就在警方的宣传资料中中,“冒充老板QQ诈骗财务”赫然在列。
对于朱女士所说述,徐汇警方将针对徐汇区公司多、写字楼多的特点,重点组织开展财务人员专项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结合现实案例及时通报各种新型诈骗手法,及时给予提醒。
时至今日,这种相对老套的诈骗手法成功机率也许不高,但只要有公司疏于学习和防范,它还是会有机会作恶。大数据时代,你还是你,但隔着屏幕,你能确定对面的“老板”还是老板吗?
作者:何易
编辑:王嘉旖
责任编辑:徐晶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