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小区规模大、管理资金、物业、业委会不完善等原因,位于临港新片区大团镇东大居民区辖区内两个小区的网格设置仅停留在居民组长这一层面——2500多套房屋,只有10名居民组长,平均每人管理不到14栋楼,250多房屋,获得的信息往往有滞后和偏差现象,精细化管理工作很难推进。
战疫期间,一个特殊的二维码在这里出现,二维码所连接的“数据库”不光解决了原有信息滞后的问题,居民们还能留言互动,第一时间得到居委最紧急的帮助。
每个楼栋贴上独有的“二维码”
3月3日10点左右,一位刚抵沪的外来租户周先生来到东大居委登记预约口罩。
同一套房子每一轮只能购买一次,租户预约口罩一般要和房东商量,但是周先生没有随身携带房东的联系方式。
没想到,在他报出门牌号后,居委工作人员通过《东大居民区房屋及住户的 “数据库”》查找到房东信息。通过沟通,房东把本轮口罩购买资格留给了租户,由此免去了租户的反复奔跑。
浦东新区大团镇东大居民区有爱家新城(4个独立地块)、汇民锦苑2个小区,共133个门栋(其中高层21个门栋,多层112个门栋)、商铺144家,共2532户,常住人口约6000人,户籍人口不到100人,来沪人员约1116人。2个小区都是动迁安置小区,居民来自大团镇各村,人员流动频繁,人户分离现象普遍存在。
通过此次“房态图”排摸工作,东大居委下定决心,在原有的网络包干基础上,把设置细化到每个楼栋,在这个层面上设立“楼管志愿者”。用“扫楼”的方式,对每套房子的租赁情况、住户信息进行数据采集。
“二维码”成为了志愿者和住户间的纽带,楼管志愿者直接识别二维码登记信息,“线上”填写《东大居委小区房态调查表》后,将数据传到后台。之后,居委会将数据进行筛选和比对,建立东大居民区房屋及住户的 “数据库”,生成每栋楼的房态信息图表,并制作独有的二维码,贴在楼道进口处。住户只需扫码便能了解本栋楼的“防疫”情况。针对年龄大的楼管志愿者,居委会还设计了信息采集表,采取线下登记并让其签字确认后,由居委会代为数据录入。
组建“楼友”群:社区达人挺身而出
这些天,“楼管”志愿者敲开每一家门户,了解每一户居住的人员情况,是自有房、租赁房还是空置房;住户的是本地人、外来人员、居住几口人、身体是否健康;如果是外来人员,那么还要知道来自何处;走进每一家商铺,了解店主、员工信息,检查安全消防等。同时做好相关登记,防疫期间每3天包干楼管扫楼一次,掌握最新信息。
在东大居民区“楼管”志愿者在问询信息的同时,与楼友一一互加微信,得到住户同意后,将居住在同一门洞的居民组建楼友群,在群中获取最新住房信息,收集居民需求,了解楼友信息。
“头发没法理怎么办?”在楼友群互动中,居委干部们了解到辖区内的孙先生是一名理发师,并成功动员孙师傅在疫情期间为大家进行零星理发。根据楼友信息挖掘社区达人,并动员专业人员参加社区治理,居民们的自治功能逐步发挥了出来。
东大居委将不断总结在此次“防疫”期间的“楼管”工作制度,下一步对每栋楼张贴的二维码进行功能扩展,逐步共享已有的“智慧公安”、“三类九等社区诉求矛盾”、物业保修、物业费、停车费收缴等数据,并发布小区党务、宣传等信息。针对社区老年人线上操作不便的情况,还将通过AI模拟技术,关联手机、电话号码,通过数据信息,拨打智能电话进行信息通知,提升智慧管理,数据治理小区的能力。
作者: 祝越 严卫星
编辑:朱伟
责任编辑:戎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