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居民家“老虎窗”向外张望的景色
十多平方米的空间住着几兄弟,往来各自“一隅”需要一把可移动的木头扶梯来“摆渡”,爬上去又翻下来;一方“老虎窗”是一家人感受 “透气”、眺望远方的唯一途径,尽管逼仄空间里的这方小窗早没了隔热保暖的功效……老房中的生活,除了“拎马桶”外还有数之不尽、外人难以想见的尴尬。
今天,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启动正式签约。在此前酝酿签约首日,该地块签约率就接近97%。启动正式签约,这对于地块内578证居民来说不止是挥别“拎马桶”的激动,更意味着:未来生活有了新可能。
▲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全貌
旧区改造,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二元结构”矛盾较突出的黄浦区,铆定“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是最大的民生,也是最大的发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自我加压、迎难而上,持续推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换挡加速;同时,通过城市更新与旧改,创造发展空间“新增量”,真正实现城区品质、经济密度、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一个模式一种手势,抽丝剥茧化矛盾推进签约
“每次旧改签约正式生效,我们这里激动到半夜都会敲锣打鼓”,董家渡14号地块(二期)所包含的小东门街道府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丽萍毫不夸张地说。
旧改推进到当下,基本都是需要“啃硬”的。这位老书记这样表述“各种难”:有的是涉及无证经营的历史遗留问题,有的涉及公租房承租人亡故的,还有的是私房共有产证的……尽管大家对于旧改有着强烈意愿,但内里矛盾非常复杂。
▲居民们蜗居的实景
“都说旧改征收,拆的是房,动的是人,迁的是家。要让这一切越来越顺当,无非两个关键点”,这位老书记这样剖析:一个是模式,一个是手势。
“两轮征询的公平公开公正模式和机制,让征收过程始终处于阳光下,这从根本上决定了老百姓的高意愿。具体操作中,在党建引领下,由征收方和居民区合力,以征收为契机,想方设法帮居民们算好资金账、亲情账、未来账,收获保障民生和服务大局的多赢。”
▲即便是租住过渡,也要“守”着这片生活了半辈子的老街坊
负责该地块征收工作的区第一房屋征收服务事务所创新性地开展了居民座谈会和周末接待活动,现场为居民答疑解惑、调解矛盾;首创“1+1+X”党建联建工作新模式,将各方力量最大限度集中,延伸与居民互动的“最后一公里”。
▲马上要正式签约,居民们喜笑颜开
以签约推动梳理、解决每一户的具体矛盾。一户一议、一户一策,在情理法的框架下精准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最难解的困境中达到最精细的平衡——在黄浦,这样一种思路和手势,为各旧改地块顺利推进打下了基础。
▲老虎窗外,就是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改善居住,不止征收一条路
七月,位于南京东路街道的承兴里一期留改试点项目,将有居民开启回搬,内嵌的公共洗衣房等设施也同步启用。这片百年石库门里弄内,通过留人留房、“抽点拔户”方式释放空间,保留石库门风貌肌理的同时改善居住环境,首批受益居民共计263户。
改善居住,远不止征收一条路——近年间,黄浦在推进旧改方面有了多个首创。
比如复兴东路404弄,利用部分公共部位改建紧凑型独用厨卫,同时将管道煤气入户,居民顶楼恢复坡顶,小区内新建一批综合配套设施,提升整体宜居环境;结合国泰公寓、米丘林公寓、南昌路110弄等优秀历史建筑综合修缮工作,同步推进居住功能提升工程,积极听取居民呼声,启动老里弄所关切的道路修缮、燃气入户、改造厨卫等民生问题;当下正继续推进南昌路沿线136弄、212弄、244弄及绍兴路18弄(金谷邨)等修缮项目。
“尽快确立不同类型小区、房屋的改造模式,让有故事的老房子和里面的居民能够有尊严地继续生活下去。”黄浦区特别针对那些暂时无征收或留改试点计划的房屋,按照不等不靠原则,有计划地推动房屋综合修缮,因地制宜尽可能改善群众居住条件。今年计划实施旧住房综合修缮改造18万平方米,受益居民4000户以上,卫生设施改造实现“应装尽装”。
一楼一策,让旧改释放出新增量
江西中路187号老市府大楼,这幢半围合状态的老建筑连同其所在的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正在有条不紊地施工建设中。这里将化身为融商业、办公、艺术等为一体的综合项目,成为上海高端服务业的承载地。
▲启动更新的老市府大楼地块
“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不是一项孤立的任务,它关系到风貌保护、产业转型、动能转换、生态环境、城市安全、社会稳定乃至城区文明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于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来说,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是创造发展空间‘新增量’的重要途径。”
据黄浦区委书记杲云介绍:结合旧改,黄浦将聚焦外滩“第二立面”、金陵东路沿线、大新天地、南外滩等撬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区域,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实现 “城区品质、经济密度、民生福祉”同步提升。
以外滩“第二立面”为例,目前已对177幢老建筑建立“一楼一档”,形成“一楼一策”,完成了空间规划、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研究。正推进外滩·中央、外滩源二期、190街坊等5个项目,共涉及45幢老大楼;拟启动178街坊(惠罗商厦)等共涉及23幢老大楼。由此释放一批有底蕴、有品位、有特色的商业商务载体,助力外滩金融集聚带扩容增能。
金陵东路沿线,区域内保留有特色的骑楼风貌和海派里弄建筑风貌。结合旧改,将区域10个街坊按“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大区域平衡、带方案出让”的思路,围绕“新商务、新消费、新文旅、新居住”核心功能,统筹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提升和居住条件改善,努力打造成“海派金陵路、活力新走廊”城市新地标。
北京东路,曾是著名的“生产资料一条街”,目前随着五金商铺加快清退,科创文创企业逐步集聚,将结合苏州河滨水岸线贯通和品质提升,打造定位于“苏河南岸、海派硅巷”的科技制造展示新空间,为新产业新动能涵养新空间。
作者:顾一琼
摄影:袁婧
编辑:占悦
责任编辑:张懿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