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白墙小楼房,我家住在美曹杨”,曾经有种骄傲,叫我住在曹杨一村。1952年,时年两岁跟随劳动模范的爸爸搬进曹杨一村居住的杨阿姨,可以说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的同龄人。
“当时,真的是很多人羡慕我们能住进这样的房子。在那个上海人普遍还在使用煤球炉和马桶的年代,我们家就已经使用上了抽水马桶和煤气灶。”回忆起曾经的日子,杨阿姨有种不可言喻的自豪,但这种自豪感现下却有种落寞。
日前,一场面向居民区干部和周边居民的特殊“宣讲会”,在普陀区曹杨新村街道的“红色议事厅”上演。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第一个工人新村,近年来,街道面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对这些上了年纪的旧住房进行成套改造。如何让改造切中百姓需求,让社会治理工作深入人心,普陀区探索以百姓家门口的“红色议事厅”为载体,把“四史”学习和解决老百姓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如今,在杨阿姨看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围绕曹杨一村的环浜依旧莲开鱼跃,街边的梧桐依旧枝繁叶茂,但那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楼房却不再让人羡慕。墙皮渐渐被时光剥落,木质楼梯咯吱作响,狭小的楼道已经被居民的生活用品侵占得只剩转身的方寸之地,多家合用的厨房油腻不堪毫无方便可言,想要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更是奢望。
近七十年历史的曹杨一村是第四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但目前的现状却让居住的百姓感到烦心,曾经的样板房如今已不再宜居。如何让这样一个有着历史积淀、时代特征、传承需要的老房,通过旧住房成套改造脱胎换骨成为代表普陀曹杨的新地标,是摆在曹杨新村街道面前的一道难题,更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因此,曹杨新村街道注重对曹杨一村这个鲜活个体的微观聚焦,叙述历史介绍发展着眼当前,把“四史”学习教育的理论学习与怀旧启发式的情感浸入相结合,让党员干部和社区群众建立认知观念上的联系,产生思想情感上的共鸣。
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积极推进的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就是对“村史”的又一次重新诠释,要通过“四史”学习教育让曹杨一村的历史在社区内得以更广的传播,让党员干部在提升理论素养同时,明确责任担当,激发工作热情,全力助推街道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通过成套改造既能恢复曹杨一村的建筑原貌,同时还能改变老房煤卫合用的现状,几经优化的改建方案着力提升居住质量,要能获得居民们的满意和同意,最关键的就是要打开这些老住户们的心扉。而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则是街道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街道党工委通过“四史”学习教育,让工作专办的老法师们和居委干部们再次读懂“村史”感同身受,以情感人,用心服务。自曹杨一村旧住房成套改造工作启动以来,二工区12幢楼已经完成9幢全部签约。三、四工区第一期4幢楼已经全部完成签约。刚刚启动的三、四工区第二期4幢楼签约率已达77.6%。
比如,不久前,曹杨一村一户家庭终于在僵持一段时间后,自愿在签约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起初这户人家认为改造所带来的搬家等一系列事务,会牵扯精力,并加重家庭经济负担。项目基地工作组几次上门,对方都没给好脸色。居委干部和志愿者仍不放弃,多次做工作,并帮助解决了诸多困难问题,最终感动了这户人家,女主人不仅签约,还反过来作为志愿者,配合项目基地工作组一起上门做其他居民思想工作。
据悉,围绕将“四史”学习教育修成让人民满意的现实答卷为落脚点,普陀区提出学“四史”强初心、添信心、增决心、赢民心的递进式目标,引导全区党员、干部校准学习坐标,把学“四史”转化为推动中心工作的源动力。建立领导干部带学、搭建阵地促学、创新形式活学、融会贯通深学“四学联动”体系,确定15项工作举措、50项具体任务和对应的责任单位,做到组织引导与自主开展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锤炼相结合。紧贴中心工作,突出以学促行。健全“网格片区接访机制”,推动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联系点,开展集中宣讲“四史”活动,收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年内将举办“学‘四史’、晒答卷”评选展示,选树一批“普陀先锋”,晒出各单位以学思践悟推动落实中心工作的“答卷”。
作者:张晓鸣
编辑:薄小波
责任编辑:邵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