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值极高的朵云书院旗舰店、五彩缤纷的月浦生态花卉基地、设施齐全的康健社区体育公园、可以和好友喝茶聚会的“机遇空间”、适合走走看看的画家街……124家分布于上海各区的公共空间中,哪些是你心目中“家门口的好去处”?为推进“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打造亲民便民、宜乐宜游的新型公共空间,上海正式启动“家门口的好去处”推荐及评选,作为上海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域的示范类型,今天(10月21日)起市民游客均可参与投票。
对游客而言,外滩、陆家嘴、豫园、迪士尼这些上海的地标性景区景点,通常是必“打卡”的去处。而对工作、生活在上海的人们来说,家门口的社区公园、小广场、街角绿地,能解决人们在社区里基本生活,乃至工作、休闲、学习等需求的社区生活设施,更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体验感和幸福度。显然,近些年的上海通过一系列的城市微更新,正不断打造出这样的公共空间,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接触自然、享受休闲,随时感受城市的精彩之处。
为此,按照《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中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的要求,市文化旅游局以“微旅游、慢生活”为导向,开展上海市民“家门口的好去处”推荐评选。据介绍,这些“家门口的好去处”主要是指位于社区周边,依托本市丰富的文化、娱乐、健身、游憩、绿化、商业、餐饮、农业等资源,提供文化旅游产品和配套公共服务,具有主题特色和复合功能,具备明确管理主体、充分考虑社区参与的公共空间。此外,参评的公共空间需满足近三年未发生重大生态环境破坏事件、近三年未发生旅游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推出体现本区域特色的文化旅游内容和活动、具有旅游公共服务功能等一系列条件。
“新冠疫情约束了出行频率,家门口好去处也给大家休闲健康提供了一个方式。”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专职研究员熊竞表示,从世界城市化发展历程看,当城市化进入中后期,初期的高速率、大尺度、频繁性的通勤都将有所放缓,重新发现邻里价值并回归邻里生活,成为大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包括政府福利重视社区照顾、健康城市聚焦塑造邻里、城市公共服务提倡社区生活圈和15分钟服务圈等。对于超大城市公共服务均等化而言,目前最为重要的是打通“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对于城市中的老年人、小孩、残疾人等交通行动能力较弱的特殊群体而言,他们需要的就是就近的、便利的公共服务,而这也正是“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核心要求。上海启动的“家门口的好去处”推荐及评选活动,很好地响应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顺应了现代城市发展规律,特别是在路径上找到了一条既很好实现服务均等化,又通过创新创意实现城市更新并提供优质化、个性化旅游服务,进而提升城市整体品牌价值的好路子。
记者从市文化旅游局了解到,目前,上海各区已推荐出符合条件的124家“家门口的好去处”。这些“好去处”中,既有社区附近的小公园和绿地,也有由工业厂房等更新而来的社区商业设施、艺术街区,还有中小型的剧场、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一些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也名列其中。
投票网址链接:http://travelcenter.kankanews.com/jmk/show/page
作者:何易 周辰
编辑:祁骏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