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研发作业“上云”,全球开始跨区协同研发,通过集中管理和调配,资源复用率提升2.5倍,时间缩短较以往缩短一半,产品TTM(产品上市周期)大大加快……这是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发展的赋能,也是今天(17日)下午举行的“创智·新江湾数字经济交流论坛”上,华为企业代表分享的一个案例——新年“第一会”,杨浦区新江湾街道就把主题做在了“如何用数字赋能企业”上。
此次论坛邀请了杨浦区相关部门、企业嘉宾等在杨浦区湾谷科技园分享经验、圆桌互动,希望以此助推辖区内企业迭代升级,真正实现数字化管理,进而推动辖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创智·新江湾”新经济生态链。记者了解到,新江湾街道目前正在与华为等企业接洽,希望借力相关企业“硬核科技”,推进辖区内企业数字化转型。
论坛以“数字‘孪生’赋能产业革新”为议题,带动到场嘉宾深度探讨。来自杨浦区城运中心、上海隧道工程和华为的工作人员和企业代表,分别以“科技向善推动城市善治”“上海隧道数字化转型及顶层设计”“华为数字化转型经验”等为题,就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探索和经验作了分享。
对许多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在实践中尚面临阻碍:有的企业因基础技术技能不足导致“不会转型”,有的企业因为成本投入过高“不能转型”,还有一些则因为转型阵痛长期化“不敢转型”。对此,华为的实践经验是:从业务入手、把管理、流程、标准体系都建设好,然后开始走上数字化转型之路。华为代表介绍,和大部分公司一样,华为通过变革逐步实现了从职能化到规范化,标准化到信息化的转变,目前正在从数字化到智能化。“数字化,展开来讲就是‘行为即数据、数据即记录,数字孪生,模型驱动’;以此为前提,基于大数据、模型的积累,基于场景,实现智能化”。在华为看来,数字化转型就是要以支撑企业主业成功为目标,提升体验与效率,进而通过模式创新实现新的增长。5年来,华为推动业务对象、业务流程、业务规则“数字化”;对准客户体验、对准业务作业、打造数字平台;把识别关键场景作为数字化转型突破口,实现业务与IT一体化团队共同构建应用和装备,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优化商业模式的速度已经越来越跟不上业务体量发展的需要”,论坛上,上海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分享了传统产业为何以及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心得,他们从实践中感知“传统模式越强的企业,数字化一般很差,但数字化的效果也越大”。经过5年数字化转型,目前上海隧道信息化有效覆盖率逐年提升,形成了数字技术与方法体系,数字化工作逐渐常态化,并具备了数字化技术与支撑能力。
这些由走在数字化转型前沿企业分享的经验引发了在座企业的思考。不少人表示,将依托中心城区资源优势,把握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鼓励关键技术加速创新,探索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和集成创新。
此次论坛由新江湾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办。记者了解到,新江湾城街道将依据《杨浦大创智打造数字创新实践区规划方案》,统筹兼顾发展基础、当前需求和长期发展,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建设方案。同时,针对数字化治理的难点和痛点,向全社会征集方案。
作者:刘力源
编辑:王宛艺
责任编辑:张晓鸣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