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干河乡蓝莓种植基地完成了栽种以后的第二次采摘。相比一年前的首次采摘,这次蓝莓产量有了明显增加。这些蓝莓将销往北上广等大城市的生鲜超市,为彩云之南的山村群众带来不菲收益。
云南多山地丘陵,只有山间的坝子能够提供零碎的局部平地。结合当地气候和光照条件,发展以小浆果种植为代表的特色农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静安区联系引进上海蓝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后者在砚山县注册成立云南莓隆镇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移动设施和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蓝莓。
种植蓝莓是一种长周期、高投入,同时也是高收益的种植业。新栽种的蓝莓往往需要2至3年才逐渐进入盛果期。长周期的援滇项目,需要有长远的规划、持续不断的援助和妥善的全程管理,需要一批又一批上海援滇干部的接续努力,才能见证产业真正壮大、枝繁叶茂的那一天。这又何尝不是沪滇山海之间的一种长情?
反季上市每斤最高卖到160元
砚山“莓隆镇”项目始于3年前。2021年5月,基地种下无土栽培蓝莓28万株。当年12月至次年6月采摘上市,首期蓝莓株产2.5公斤,销售价格每斤80元至160元。得益于云南特殊的气候条件,砚山蓝莓具有反季上市的优势。国内种植的蓝莓一般在夏季大量上市,而砚山蓝莓年底开始采摘,可以在春节市场卖上一个好价钱。
引进蓝莓产业以来,砚山县干河乡4个行政村每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益28万元。同时,蓝莓的种植养护、采摘、分级筛选都需要人工,蓝莓产业吸纳农民就业,帮助群众增收。
2022年7月,上海援滇干部进行轮换,邱永春担任砚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鑫乐担任砚山县东西部协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几个月后,文山州政府又与光筑农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准备在砚山县建设数字蓝莓全产业链项目。上海援滇干部继续参与制定新的“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
长周期运行中的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长周期项目都要面临风险预期以及回报较慢的问题。对农民来说,一年365天,并非每天都是蓝莓采摘销售的忙季。如何管理风险、使乡村群众建立长期的信心,上海援滇干部给出了答案。
邱永春表示,首先,在土地流转的地租收入上,以莓隆镇一期为例:总共流转土地1305亩,以每年每亩1300元计价,在此基础上每5年增长100元,每年实现土地流转收入170万元以上。第二,蓝莓产业是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每年,企业按一定比例向村集体账户进行分红。这是土地流转和劳务用工以外的另一笔收入。
在干河乡,当地利用7个蓝莓大棚,套种了两个品种的玉米,以短养长。种植蓝莓时,行与行之间留了一段空隙,利用这个空间就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套种的玉米具有生育周期短、栽培方式简单等优点,从播种到收割只需60多天,与蓝莓生长周期完全错开,实现果蔬套种,让亩产效益实现最大化。
套种经济作物,除了以短养长,还能起到一定程度的生物防治效果。栽种玉米之后,玉米植株顶部的雄花散发出芳香气味,可以吸引农业害虫,减少蓝莓受到的虫害。玉米成熟收获以后,玉米秆将被收割送到养牛场,作为牛的青贮饲料使用。种种细节,体现出沪滇协作产业项目中的精打细算、细水长流。
建冷链仓储,产业链更强韧
邱永春赴滇帮扶那年,砚山县投入上海东西部协作资金入股,建设蓝莓冷链仓储制冷系统。目前该项目已部分建成并投入使用。
冷库仓储是水果产业链的重要一环。水果采摘后带有大量的田间热,再加上呼吸作用旺盛,又产生大量的热。如不及时冷却,将会加速成熟,影响贮运,严重时还会造成腐烂。新鲜的蓝莓脆甜爆浆,过熟后则口感和品相都会受到影响。冷库仓储和冷链运输,将决定上市的蓝莓能否价值最大化。
此外,上海援滇干部和砚山干部群众协力,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冷链物流环节的智能化、标准化。未来,砚山县种植生产的蓝莓,无论是在生产环节,还是采收冷链物流环节,均能在全程追溯系统中查看到各环节的生产数据。
作者:沈竹士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范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