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朋友圈
《鲁迅的圈子》陶方宣 桂严著 东方出版社2014年9月版
■刘英团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胡适、蔡元培、章太炎、林语堂、郁达夫、陈寅恪、陈独秀、瞿秋白、钱玄同、茅盾、梁实秋、许寿裳、刘半农、许羡苏、成仿吾、宋庆龄、史沫特莱、内山完造……这些响亮的名字,构成了鲁迅的朋友圈。
鲁迅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独特性就在于,无论生前还是死后,他都曾面临着被尊崇、被误读、被赞美、被诅咒的命运。
鲁迅一直将瞿秋白视为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朋友和同志。在鲁迅的日记和函件中,细心地读者一定可以经常看到瞿秋白的笔名,如“何凝”、“维宁”、“宁华”、“它兄”等。在瞿秋白最困难的时候,鲁迅给予他无私的帮助,使瞿秋白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惬意的”时光。
蔡元培与鲁迅的关系,正如郭沫若所说,蔡元培“对于鲁迅先生始终是刮目相看的”,“一直到鲁迅的病殁,蔡元培是尽了他没世不渝的友谊。”作者在书中认为,“此言很有见地。无论在行政关系上,还是在人情世故上,后学者鲁迅都有责任、有义务为蔡元培所托效力。但是,鲁迅后期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岂止是没有做到,他对蔡元培还心生怨恨。”
以鲁迅的性格,很不易与人相处,在鲁迅一生的朋友圈中,许寿裳算是一个知己。鲁迅与许寿裳的友谊,与学问大小没有关系。许寿裳的思想不及鲁迅深刻,文学成就也没有鲁迅高,但二人之间有着兄弟之情,就连许广平也叹之是“求之古人,亦不多遇”。
《鲁迅的圈子》从鲁迅的交际圈着手,以鲁迅各个时期不同的会客厅为独特视角,让鲁迅的各色朋友粉墨登场,他们是鲁迅的亲人同乡、他所关心的学生、志同道合的左联诸君、关系暧昧的女性,甚至是他的政敌。与不同人物的交往,让我们看到大师鲁迅的不同侧面,这里有兄长似的亲切、恋人般的痴情、朋友式的体贴、战士般的愤怒、革命者的凛然,这些不同的侧面构成了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立体的鲁迅,栩栩如生,宛如亲见。也可以让读者看见民国时期的政治风云、文坛争斗、社会生活。
比萨“飞黄腾达” 的历程
《吃的全球史:比萨》[美]卡罗尔·赫尔斯妥斯基著 牟百冶译 漓江出版社2014年10月版
■郑渝川
比萨,曾是意大利那不勒斯贫民果腹度日的主食。这有点像中国的火锅,麻辣火锅起源于山城重庆,最早只不过是码头搬运工用剩菜和肉类边角料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吃法。有趣的是,比萨和麻辣火锅,都从其发源地逐渐传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受欢迎,以至于分别成为那不勒斯和重庆的标志;而这两个城市近年来也各自在探讨确定权威的比萨和麻辣火锅标准。
美国丹佛大学历史学副教授卡罗尔·赫尔斯妥斯基所著的《吃的全球史:比萨》一书,向人们介绍了比萨这种平民食物“飞黄腾达”的历程。比萨最早当然是“那不勒斯的比萨”,到了二战后,才成为“意大利的比萨”,再后来与足球、黑手党成为意大利的三大标志。
现代比萨从那不勒斯早期的扁形面包演变而来,城市平民将之视为衣衫褴褛的穷人的食物。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意大利从四分五裂的状态统一并迎来快速发展时期。这期间也是欧洲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各国都努力制造可以彰显本国民族主义特色的文化传统,以及饮食方式在内的生活方式。比萨因此极其偶然地成为意大利的传统食物,但仍然显得不够档次。
比萨是在美国变成了档次更高、符合社会主流食品消费要求的食物。绝大多数美国人都是欧洲移民或移民后裔,热衷改造各国的饮食风俗,从墨西哥玉米煎饼到中国的蛋卷,从瑞士奶酪火锅到意大利比萨,都被改成美式食物。比萨被改造成更有利于批量生产、标准化制作的快餐。
二战末期及战后,美国大兵将已经改良过的比萨传回了意大利,这促成了意大利本土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比萨热潮,并由此在欧洲大陆风行。到了1980年代之后,意大利人开始真正努力致力于维护并延续属于本国的这一美食传统。
意大利人常常抱怨,美国人把比萨的口味变得糟糕。尽管这种抱怨完全无视了比萨在被美国人改造以前在意大利本土并不受欢迎的事实,但公允而论,这的确道出了美式食物的缺点,即通过标准化推进了食物推广,却很大地牺牲了品质。
花开半朵 酒喝微醉
《半句实话》六六著 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年5月版
■郭玉琴
六六在书的封面上写下这样的一句话:“文章需写半句空,半句写心,半句谋生。”说白了,还是曹雪芹参悟出的那个道理:“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
我情愿相信,没说出的那半句实话的后面是出自于善意,让人留一点希望和念想,学会和生活握手言和。《半句实话》是分五个辑子来写的。六六在《我的父亲母亲》里谈到父母的婚姻,她在传统的上一代人的婚姻里看清了一个本质,那就是原配的好处——一旦心理优势形成,多老都不会变,俩人看对方,花还是花,粪还是粪。正是原配有这样的好处,令她伤感,她也不得不承认,即使自己和偶得爹已经离婚了,但是还是很怀念他的好处来。
《闺蜜哥们儿到中年》里有一句话让我体悟很深。她说,年轻的时候我选择感情深的做伴侣,年纪大时我选择性格合的。因为感情再深也会因性格不合而被腐蚀掉,而性格合得来的人则会随着日月推移让感情慢慢加深。细想还真是这个理,感情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前提是在融合的过程中培养,如果性格不合,感情再深,又能维持走多远呢?
六六在《半句实话》里围绕着情感家庭、文艺生活、教育理念说的虽然都是半句实话,但是句句都富含实战主义,不是纸上谈兵。都说花开半朵,酒喝微醉的时候,最有韵味。其实说话若想口吐莲花,让人心情舒畅,当然也要学六六这样,说半句实话就够了,另外的半句还是留给有心的人去揣测吧。
让杂文带着快乐奔跑
《乐腔》陆春祥著 金城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朱华丽
喜欢陆春祥的作品,纯粹是因为他的文字轻松幽默,充满了快乐的味道,让人心甘情愿地接受他想表达的东西:或道理、或思绪、或看法。愿意被他的文字感染,潜移默化地接受,在这个什么都讲究速度的快餐式社会里,既要兼顾速度又要兼顾品质,实在难能可贵。
《乐腔》是作者历年来优秀杂文的精选,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正腔”、“乐腔”、“荒腔”。所谓“正腔”就是作者认为循规蹈矩、有理有据,相对比较传统的写法。像“被中介了的名人”、“金钱是一种思想形式”等,都蕴含着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很多我们想说却讷于表达、怯于表达的哲理,作者却能以幽默的方式轻而易举地表达出来。第二部分“乐腔”,特别体现了作者近年来的写作风格,既反映出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关注到社会的喜怒哀乐,笔调延续“正腔”的轻松有趣,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阿Q、梵高、雍正都可以成为他笔下关注的“乐腔”人物。第三部分“荒腔”,作者认为有点肆意、荒唐的意思,实际上是把正经文章游戏做,明明是严肃认真的问题,也未必就非要摆出咄咄逼人的架势向读者说教,以“荒腔”的形式同样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也许效果更好。三种腔调逐渐递进,融为一体,整部作品,叙事语言简洁活泼,阐述道理广征博引、绵里藏针。
《乐腔》一直在传达一个理念:新时期的杂文不一定非要匕首投枪,在讥讽和鞭挞不良社会现象时,应该心怀善意,充满智者的宽容和悲悯之情。如果心态沉静而澄明,即便表现形式温柔,以心为文、以爱察今,同样有教育意义。
爱与欲,人性的本真
《航海图》[西班牙]雷维特著 叶淑吟译 南海出版公司2014年7月版
■田方
《航海图》是西班牙作家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的一部经典悬疑推理小说。一张古老海图,深埋耶稣会不可告人的秘密;一个神秘女人,玩弄三个男人的贪婪与爱情……在小说《航海图》中,既有缜密的情节和充满神秘色彩的角色,也有通用的野心遇到理所应当的报应之类的寓言桥段。雷维特再次用《航海图》证明了自己不愧是将惊悚小说和智力解密完美结合的大师。
正如作者在接受采访时所言:“小说里的你争我夺是干净的,规则清清楚楚。”在《航海图》中,每个角色都遵循自己的规则进行游戏,输赢在所难免。书里有段这样的描述:“大海想要淹死有胆魄的人,大海总是赢的那方……你的对手道高一尺,你只能尽力而为。大海会教你认识谦卑、服从,也会教你体会失败的滋味。优秀的水手从不臆测。”《航海图》看似历险小说的表面下,还关注其他问题,比如,追求梦想的代价。
小说中处处留有作者雷维特的影子,远比他本人认为的还要多。我们经过了“一条幽暗的巷子”,站在颓圮屋舍的地基前。这栋已消失的屋子曾是作者祖父母的故居。所谓的“发黄肖像”是他的祖先,他们都与大海有着深厚的渊源。这里有作者的回忆——作家的人生就是把东西往八宝袋里塞:看到的东西、认识的人物……之后,再把这些东西掏出来。
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航海图》鼓励读者用内心潜在的勇气去面对自己,最终完成自我的超越。“我花了三年创作这本小说:一半的时间用来收集数据,另一半用来写作。我必须学会拿古代的航海图来航行,换上十八世纪水手的灵魂,彻底研读耶稣会教士的历史……我乐在其中。”尽管《航海图》是一部悬疑推理小说,但雷维特的小说接近史诗,除了没有韵律,小说包含了史诗的一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