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天》
[瑞典]大卫·萨菲尔著
文泽尔译
上海世纪文睿公司
2015年6月版
■崔琛
1943年,波兰华沙,十六岁的犹太女孩米娜每天冒着生命危险穿梭在华沙市区和犹太人居住区之间,仅仅为了买到一个面包或者一块黄油。因为战争,生与死对于这个花季少女来说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实实在在的一日三餐。在母亲、妹妹惨遭杀害,男友失去联系后,米娜唯一的信念便是——活下去。她试图从犹太黑帮首领手上谋差事,后又经历了纳粹“搬迁”清洗行动,最终命运之手将她推进了纳粹屠杀场,然而对生的渴望令米娜在临死之时也没有放弃一线希望,借助反抗组织成员阿摩司的一张通行牌,米娜终于再次“活”了下来。脱险后的米拉加入了反抗军,为前途渺茫的胜利战斗,为所剩无几的犹太人战斗,更是为了活下去而战。
这是德国知名编剧大卫·萨菲尔为读者展现的二战中二十八天的生死游戏。萨菲尔曾获德国最佳电视奖及艾美奖。在《28天》中,萨菲尔用虚构的人物串联起十多位真实经历过波兰犹太人大屠杀的幸存者的笔录或口述,复写、再现逝去的真实,并交织爱情、成长、民族认同等宏大主题,撰成一部“笑中带泪”的小说。
《28天》中,萨菲尔多次写到“死亡”,有米娜父亲不能忍受党卫军暴行而选择的自杀,也有孤儿院神父科扎克带领孩子们有尊严地面对死亡,还有男友丹尼尔在最后关头平静而温柔地放弃……《28天》中,萨菲尔也写了很多“求生”,令人最震撼的是万人坑前为了自己的生而放弃了孩子的那个母亲——“我们还可以再生一个”——这句话深深地刻印在读者脑海中。在极端环境下,面对这些生死,我们又会如何选择呢?
也许,就像小说中一个扮小丑的疯子“斯宾鲁斯”所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因为我们都有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的自由。”悲壮、感人、可歌可泣等这些在描写战争的作品中常见的词汇不是这部作品的主角,“活下去”才是关键词。米娜虽然一直在“战斗”,但她不是英雄,不是奇迹,她是被命运一步步推到了生死抉择的关头,直到成功逃出犹太贫民窟,她领悟到的也不是民族大义,而是一个简单的道理:成为一个真正活着的人!
大卫·萨菲尔以身临其境的小人物的视角,消解了历史、战争、人性、生死这些宏大主题,使之成为人物内心成长的一个大背景,人物在面对命运考验时的内心活动和主体选择被放大,因此作者的意图并非探讨战争的对与错、人性的正与邪,而是对焦于战争对人物内心和精神层面的影响,这正是现今反思战争的一个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