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达尔国王盖塞里克
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卡尔·布瑞洛夫笔下的汪达尔人洗劫罗马
高秋福
汪达尔人,一个原意为“流浪者”的名词,缘何背负上了“天降灾星”的头衔?进而演化成了损坏雕像绘画作品、破坏文物古迹行为的代名词?
从北欧到北非,汪达尔人一路上确实行下了劫掠和破坏的斑斑劣迹,难逃历史责难,但更令今时的我们警惕的是新型“汪达尔主义”,他们借热爱之名对文化艺术所进行的破坏行为有日甚一日之势。
——编 者
在西方媒体上,经常看到有关“汪达尔主义”(Vandalism)的报道。但是,且不要望文生义,一见“主义”就以为这是什么新学说或新思潮。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像被炸毁,马里的古墓群遭破坏,佛罗伦萨的大卫雕像脚趾被砸掉,纽约时代广场上的一幅广告牌遭涂鸦,这一切在西方的新闻报道中均被称为“汪达尔主义”。从这不难看出,“汪达尔主义”不过是一个含有“蓄意破坏”之意的泛文化用语。
“汪达尔主义”是因汪达尔人(Vandal)而得名。“汪达尔”的本意是“流浪者”、“漂泊者”。作为历史上的一个民族,他们原本是古代欧洲日耳曼人的一支,最早居住在北方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公元前二世纪之后迁移到波罗的海南岸。他们先是定居在现今波兰的奥得河与维斯瓦河之间地带,后来南迁到奥得河上游至多瑙河一带。公元四世纪后半叶,来自中国北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匈奴人受到东汉军队的重创,其中一部分向西迁移,挤压汪达尔人的生存空间。汪达尔人于是又向西南方向转移,先是涌入高卢,后来进入西班牙。429年,八万多汪达尔人在其杰出的跛脚领袖盖塞里克率领下,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非洲北部。当时,统治那里的罗马帝国已衰败不堪,土著的柏柏尔人又涣散无力,汪达尔人趁势攻城略地,占领大部分沿海城镇。所到之处,他们烧杀抢劫,被称为“天降灾星”。439年,他们攻占位于现今突尼斯的千年古城迦太基,建立汪达尔王国。随后,他们回头渡海向北,先后侵占巴利阿里、撒丁尼亚、科西嘉、西西里、马耳他等地中海西部岛屿。这样,只用了十多年时间,一个原本居无定所的流荡民族就建立起一个西地中海强国,向统治北非六百多年的罗马帝国提出严峻挑战。
455年3月16日,沉迷声色、不理朝政的罗马皇帝瓦伦提尼安三世遭谋杀。次日,执政官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穆斯篡夺皇位。盖塞里克认为,这是进一步打击和削弱罗马帝国的大好时机,当即率领一支舰队在亚平宁半岛登陆,于5月31日兵临罗马城下。罗马天主教教皇圣里奥一世请求他不要毁坏这座古城,也不要伤害城内百姓。他慨然应允,罗马城门遂为他敞开。当政刚两个半月的篡权者马克西穆斯仓皇逃走,在城外被痛恨他的民众擒杀,尸体被抛到流经罗马城的台伯河中。史籍记载,汪达尔军队进入罗马城之后,盖塞里克将他对教皇的承诺置诸脑后,放纵其麾下的士兵大肆抢掠,为时两周。罗马帝国王室和贵族的财产全部被没收。许多达官贵人,包括瓦伦提尼安三世的遗孀和两个公主均沦为俘虏。大批文化艺术珍品被毁坏。从此,汪达尔王国在北非和西地中海地区的统治更加巩固。
477年,盖塞克里去世,汪达尔王国迅速走向衰落。533年,东罗马帝国的查士丁尼大帝为恢复当年罗马帝国的西部版图,派遣军队一万五千人和舰船九十二艘远征北非,打败汪达尔人,活捉其末代国王,绵延上百年的汪达尔王国顷刻覆亡。此后,汪达尔人逐渐与北非的土著人融合,或被后来的阿拉伯人同化,少数滞留在欧洲的汪达尔人也逐渐融入当地其他民族之中。作为一个民族,汪达尔人很快就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
转眼一千多年过去,启蒙运动在欧洲萌动,古罗马被理想化,一些破坏其文明的“野蛮民族”被重新提起,并受到严厉谴责。英国诗人兼剧作家约翰·德莱顿在1694年写道:“哥特人和汪达尔人,这些粗野的北方民族,确实是损毁了所有无与伦比的文物遗迹。”又过一百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在革命的风暴中,封建专制当局与义愤填膺的革命民众均采取一些激烈措施,导致一些文化设施遭受破坏。1794年1月,巴黎的布罗瓦主教亨利·格雷吉瓦递交给国民议会一份报告,在陈述激进的雅各宾派毁坏教堂藏书和宗教艺术品时,忆及汪达尔人当年在罗马的所作所为,创制和使用了Vandalisme这样一法文个词。四年后,这个词被收入法兰西学院编纂的权威词典中。从此,这个词很快在欧洲流行开来,并作为一个正式词条列入各种语言的词典中,用以指称恣意破坏文物的野蛮行为。
当然,这个新词的使用并非没有争议。在法国巴黎公社时期,作为公社委员的著名画家古斯塔夫·库尔贝分工负责博物馆管理和艺术展览。1871年3月,他提出,竖立在巴黎市中心的旺多姆圆柱“是一座没有任何艺术价值的建筑,其表达的是王朝战争与征服思想的永久化,而这同民众国家的感情是相悖的”。因此,他建议,将这座为拿破仑发动侵略战争歌功颂德的建筑物立即拆除。一个多月后,巴黎公社投票通过他的倡议,遂于5月8日将圆柱拉倒。于是,法国社会上出现“拉倒圆柱是不是汪达尔主义”的激烈争论。四年后,阿道夫·梯耶尔上台执政,在严厉镇压巴黎公社的同时,指责库尔贝是“破坏国家文物的汪达尔主义者”,并决定重建旺多姆圆柱。
这一早期的“汪达尔主义案例”体现的是现实政治上的争议。学术上的争议则更多更为激烈,且几百年来一直延续不断。西方有的历史学家提出,汪达尔人当年进入罗马时基本上遵守了同教皇达成的协议,并未因谋财而伤害百姓的性命,只不过从达官贵人那里抢劫一些珠宝和金银细软。因此,将这个民族视为“破坏”的同义语,委实有点不公平。权威的《不列颠百科全书》甚至认为,汪达尔人占领罗马的时间不长,造成的破坏远小于罗马人自己。在此前后的上百年中,罗马人为争夺建筑材料,特别是大理石,把不少建筑物和文物古迹都破坏了。另有学者说,公元前264年,罗马帝国为争夺海上霸权,同腓尼基人进行了百余年的布匿战争。公元前146年,罗马帝国军队击败腓尼基人,放火焚烧他们经营上千年的首都迦太基,大火持续了六天六夜,将这座兴隆一时的城市夷为一堆断垣残瓦。可是,有谁谴责过罗马人呢? 有谁想到创造一个有“破坏”内涵的词汇“罗马主义”呢?
汪达尔人确实有过破坏行为,不只在罗马,从北欧走来一直到北非,一路之上都曾有劫掠和破坏。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单单把“破坏”的帽子扣在他们头上,而让犯有同样罪过的另外一些民族从这顶大帽子底下悄然溜掉。单就与汪达尔人同属斯堪的纳维亚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来说,他们人多势壮,分为东西两支,是日耳曼人向南大迁徙的先锋。他们多次同罗马帝国发生冲突,在远早于汪达尔人的396年和410年先后攻陷并洗劫雅典和罗马。他们在历史上虽然也有“野蛮人”的恶谥,但却从未遭到“哥特主义”的指责。究其原委,一般认为,汪达尔人破坏的惨烈程度也许超过哥特人,但将罪名都归咎于他们,显然有教派因素。原来,这两支日耳曼人都属于“异教徒”,走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之后都皈依基督教。六世纪末,哥特人一度改信罗马天主教,而汪达尔人则一直属于基督教的阿利乌教派,同罗马天主教为敌。因此,笃信罗马天主教的西南欧拉丁语系各民族最忌恨的是汪达尔人,而不是哥特人。也有人认为,哥特人在欧洲长期生存,而汪达尔人作为一个民族则从六世纪中叶起逐渐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毫无顾忌地把历史的污泥浊水都泼洒到汪达尔人头上。久而久之,人们也就默认了由法国人带头、很快被西欧各国接受的对他们的严苛指责。
“汪达尔主义”的内涵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扩展。我国权威的辞书《辞海》对其释义为:指大规模地破坏文化古物和人类文明的野蛮行为。英语权威的《韦氏大字典》对其释义是:蓄意或恶意破坏或损毁公共或私人财产。两种解释显然不尽相同。而从一般新闻报道来看,汪达尔主义主要指对艺术品、文物古迹和文化设施的蓄意破坏。最常见的现象是,损毁著名雕像和绘画作品、破坏文物古迹、亵渎宗教设施、砸毁私人或公共墓地。也有人把在建筑物上涂鸦、毁坏路标街牌、涂抹广告标牌、砸毁橱窗玻璃、毁坏草坪花丛等行为也列入汪达尔主义范畴。最近几年,还出现“网络汪达尔主义”一说,将毁坏网址、恣意删削和篡改网上信息等现象均归并为此类。
汪达尔主义是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亵渎和破坏,受到社会的谴责和惩处是应该的。在欧洲国家,惩处的方式多为罚款、拘留或判刑。近些年,出现一个比较引人注目的新动向。随着复杂的社会问题增多,精神落寞、失常、错乱的人数增多。他们的情绪需要宣泄,造成汪达尔主义事件频发,破坏雕像、绘画等艺术品的现象尤为常见。经典绘画作品《蒙娜丽莎》《夜巡》,著名雕塑《大卫像》《小美人鱼》,都曾屡遭损毁。在作案者之中,有一个叫汉斯-约阿希姆·博尔曼的德国男子,从1977年起的十年中用硫酸毁坏伦勃朗、鲁本斯等欧洲经典画家的作品五十多幅,价值达一亿三千八百万欧元。他多次被判刑,可是刑满释放后照旧作案。最后,警方发现他精神错乱,只好把他送往精神病院。而对那些屡遭破坏的珍贵艺术品,别无其他办法,只有加上安全防护罩。但人们很快发现,这也并非万全之策。爱尔兰著名唯美主义作家奥斯卡·王尔德在巴黎的墓碑,近年频遭涂鸦。前不久,墓园管理当局不得不在墓碑四周加修一道玻璃防护栏。但是,仍有人越过护栏,在墓碑上涂写“我爱你”之类的文字,并留下无数涂着红色唇膏亲吻的印痕。这些人不是蓄意搞破坏的汪达尔主义者,而是王尔德的狂热粉丝。可是,他们的行为属于汪达尔主义,已对其所爱者的墓碑造成极大的损害。对这些人如何处置,据说有关当局深感头痛。
汪达尔主义发展到今天,已远非汪达尔人当年之所为那样简单。它也不再是一个特定民族劣行的指称,而是无论什么人破坏文化艺术行为的总代称。从目前情况来看,形形色色的汪达尔主义有日甚一日的发展趋势。因此,汪达尔人走了,而他们背负的历史责难和罪名看来永远也难以推卸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