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村诚一
最近我读到了一部难忘的小说——森村诚一的《偶然的杀念》。 这个擅长写推理犯罪小说的日本小说家,有着不一般的本事,能将类型的犯罪故事写出纯文学的质地。在日本,似乎并不区分纯文学和类型写作,只区分好的写作和坏的写作,即便是犯罪小说,依然可以写得动人。相对于写什么题材和内容能够尽快发表,进而能够被改编成影视剧,怎么写好反而被冷落了。
一个杀人犯夜里闯进了一户人家,男主人值夜班不在家,只有女主人和孩子在。为了保护自己和孩子,内心慌乱不已的女主人强迫自己镇定,不报警,不叫喊邻居,不敢触怒这位年轻的杀人犯。这是人之常情,当平常人陷入了不平常的境遇中,会发生什么呢?
在来来回回的交谈中,年轻人慢慢放松了下来。女主人说,我们是工薪人家,存不了多少钱,我都可以给你。女主人还为他做了一碗饭,用家里所剩不多的食材。年轻的杀人犯,之所以强调他年轻,是因为年轻人的犯罪本身就有偶然的因素。真正可怕的是精心谋划的犯罪,毫无退路的毁灭和自毁。
就在年轻人松弛下来的时候,隔壁女邻居来敲门,说家人不舒服,有没有药?这是一位好打听是非的家庭妇女,看到了门外的那双男士鞋子,自然就问家里来了人啊?女主人慌忙说,没有没有,那是我先生的鞋子。因为孩子还在里屋,她不敢说家里闯进了一个陌生人,怕杀人犯伤害到孩子。女邻居的出现多少有点意外,就生活逻辑而言,她出现得很准时。这不仅仅是小说家的情节设计,而是作为小说事件本身,需要此处出现一点不可控制的东西,一个好搬弄是非的目击者当然是最佳选择。
等女邻居离开后,杀人犯也离开了,女主人送了他一些钱,他准备去自首了。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对于杀人犯来说,他并没有决定要第二次杀人。他只是因为年轻,在犯了罪之后无处可去,需要一个安定的倾听者。如果只是到这里,小说已经很好了,两人来往的对话已经足够具有张力。但仅仅这一层张力并没有让森村诚一满足,好的小说家会接着尝试打开第二层张力。
杀人犯走后女主人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女邻居明天一早就会搬弄是非,说她家里来了别的男子,那双男人的鞋就是证据。这条是非几乎会毁了她的家庭。对于一个先生长年在外值夜班的女人来说,夜里来了一个男人,百口莫辩。如何化解?她想到了报警,为的是证明自己的清白。这第二层张力,将原先杀人犯和女主人对峙的紧张,瞬间转换成女主人和女邻居之间的较量。事实上,也是个体名誉与传统认知间的冲突。如果报警完成,误会将会被代表某种权威的社会力量(警察)所化解。
紧接着出现了第三层张力。女主人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杀人犯并不想要她的钱,打算还给她,原路返回了,正好听到了她的报警电话。信任瞬间崩塌,杀心陡起。于是,第二天的新闻报道说,一个杀人犯,在杀害继母之后,又杀掉了一户人家的女主人和孩子。
刚好听到电话,这的确是一个有点老套的情节,但杀人犯的折回,却是森村诚一的匠心所在。小说题目是“偶然的杀念”,偶然的魅力并不在于无中生有的巧合,而是意料之外的可能。看似偶然的情境下的事件,多少意味着在真实的现实生活中,杀戮并不总是精心策划的。就像加缪在《西西弗神话》中讲到的那样:“世人极少深思熟虑而后自杀(但不排除假设)。激发危机的起因几乎总是无法核实的。”
置换到森村诚一的这部小说中,偶然的杀念是一个意外,但又是必然的、难以回避的意外。这就是小说的魅力。相比难以置信的可能,令人信服的不可能,才是小说家要关注的。辛苦建立的信任在什么情况下会坍塌?流言蜚语的破坏力有怎样的缘起?女主人如果不打这个报警电话会有怎样的后果?女邻居散布的是非口水会淹没她吗?她的丈夫会信任她吗?她解释得清吗?
灾难有时候就是命运拨错了电话。就像小说中的女主人,为了保护孩子和自己,想了多种办法与罪犯周旋,依旧难以克服内心对名誉受损的恐惧。这三层张力既展示了小说家的谋篇布局,更展现了设计之外的偶然。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小说的原因。被小说家照亮的那一霎那,有着无穷的可能,可能是柳暗花明,也可能是深渊,那种一旦凝望着你就无法逃脱的深渊。
作者:李伟长 责任编辑:周怡倩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