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城楼曾存放炸药的门洞
天安门是明清两朝的皇城正门,其内的故宫和故宫西侧的中南海,曾是清朝皇帝处理政事和休息的地方。清廷建筑了避暑山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后,一年中有很长时间不在故宫和中南海,但在处理重要国事、操办皇帝大婚等重要典礼时,仍然要在故宫举行。作为古代中国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城的正门——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重要标志物。晚清时,故宫内部宫殿及天安门城楼等都受到了破坏,加上民国时期政府不重视对天安门城楼和广场的维修,使天安门城楼显得破烂不堪,城楼前空旷的广场尘土飞扬,杂草丛生。 但是,天安门作为中国重要标志建筑的地位并没有消失。因此,中共中央很早就有一个意见:开国大典要在天安门举行;国旗要在天安门广场升起;天安门城楼将作为开国大典的主席台和阅兵台。而中共中央的许多重要办公机关也搬到了故宫西侧的中南海。
但是,也有人提出,天安门广场很破旧,是否改到西苑举行开国大典。周恩来经过认真考虑,认为天安门是中国重要标志之一,还是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此后,有关部门即着手对天安门一带认真进行安全检查。
当时担任中共华北人民政府财政部长的戎子和,负责接管北平的各项具体工作。据他回忆,1949年3月,他接到后勤接管部的报告说,在拟举行升旗仪式的天安门城楼下,有五个门洞,除中间一个敞开外,其他四个都封闭着,里面存放着武器、炸药。戎子和马上打电话向时任北平市军管会主任的叶剑英紧急报告了这一情况。戎子和报告的情况引起了叶剑英的高度重视,他当即下令:“接管部要立刻组织力量,迅速将这些炸药从天安门城楼下清理出去,转移到别的地方。还要检查一下其他地方有没有这种情况。”
戎子和立即组织人员执行这个任务。 叶剑英为了加强清理炸药检查人员的力量,还专门派接管部的霍嘉霖,他们马上连夜组织人力物力抢运这些炸药。驻北平的解放军部队派出部队承担清理任务。 当戎子和等人来到天安门城楼,打开门洞的大门时,都惊呆了。 门洞里存放着大量炸药,有黄色的,也有黑色的,如果这些炸药爆炸,半个北平市都会被夷为平地。
他们立即组织来到现场的解放军部队清理这些炸药,解放军官兵清理时,十分小心,生怕发生意外。 当他们把这些炸药清理出来,安放到城外安全地方后,立即把清理结果报告给叶剑英。 叶剑英要求查一下为什么在这里放这样多的炸药。戎子和立即派人找来一名国民党起义军官,问他:“你们为什么偏偏要把这么多军火炸药放到天安门的城门洞内?”那个起义军官爽快地回答:”我们知道你们真要攻城,也不会炮击天安门和故宫,放在那里最安全。”戎子和听这位国民党军官这样说,不敢大意,立即派人把整个故宫全部仔细检查一遍。从每个大殿的台基,到每个房屋的角落,全部进行检查。 参加检查的解放军官兵知道问题重大,检查得十分仔细,还调用了国民党留下的当时属于先进的检查设备来检查。经过检查,认定只有天安门城楼门洞存放炸药,别处没有存放。 戎子和还不放心,再次亲自登上天安门城楼检查。没有再发现隐藏的爆炸装置后,他才松了口气。
这次大检查,确保了开国大典上升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安全,也是天安门第一次升旗之前最为惊险的一幕。
(本文摘自《开国大事件》,完颜亮编著,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作者:完颜亮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