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vieve Young(杨蕾孟) and Gordon Parks
纽约《华埠双周刊》曾如此评价:“杨蕾孟的成就使她成为叱咤美国出版界锋头最健的人物,与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出版社编辑平起平坐。” 此言不虚。本文从《查令十字街84号》的“金小姐”误译出发,考证出海莲·汉芙背后的华人女编辑杨蕾孟及她辉煌的图书编辑生涯。
>>“金小姐”不姓金
作为全球公认的“爱书人的圣经”,《查令十字街84号》(以下简称“《84号》”)的中文版至今在中国已经销售上百万册。可能大家没有多加注意的是,在这本薄薄的书信集中提到过一位华人“金小姐”,是作者海莲·汉芙的编辑。这是译者陈建铭的一处误译,这位“金小姐”此时未婚不假,但并不姓金,还原出她的真实身份,她还是美国图书出版界一位赫赫有名的女编辑。
▲《查令十字街84号》书影
在1961年3月10日给弗兰克的信中,海莲提到这位“金小姐”是《哈珀杂志》(Harper’s Magazine)指派给她的编辑,受邀来她家里吃饭,和她讨论“我的生平故事”这本书的写作事宜。在这封信的最后,海莲特地附言“Gene’s Chinese”,陈建铭译为“金小姐乃中国人是也。”
这位金小姐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人物。首先要说的是,这位“金小姐”的确是一位华人,后来加入了美国籍。但她并不姓金,而是姓杨,英文名“吉纳维芙·杨(Genevieve Young)”,中文名“杨蕾孟”。“Gene”是她的全名“Genevieve”的昵称。所谓的“金”,是陈建铭对“Gene”的音译,一般译为“吉恩”。因此,“金小姐”应该是“杨小姐”才对。至于为何起名“Genevieve”,杨蕾孟1930年出生在瑞士的日内瓦(Geneva),得名于此。她的亲生父亲、著名外交官杨光泩博士彼时任中国驻伦敦总领事及驻欧洲特派员,正在日内瓦出席国际联盟会议。中文名“蕾孟”则源于日内瓦的“蕾孟湖”(Lake of leman)。
不幸的是,在日本侵占菲律宾之后,作为国民政府驻马尼拉总领事的杨光泩惨遭杀害,他的遗孀严幼韵只能独自抚育三个幼女。战后,在麦克阿瑟将军的帮助下,严幼韵带着三个女儿杨蕾孟、杨雪兰、杨茜恩移居美国纽约,不久即出任联合国礼宾官。1959年,她与中国著名外交家顾维钧结婚,两人一起生活了25年,直至他98岁高龄去世。严幼韵2017年5月24日去世,享年112岁。在大女儿杨蕾孟的协助下,她生前推出了口述自传《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2015年5月在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署名“顾严幼韵口述 杨蕾孟编著”。
▲《一百零九个春天:我的故事》书影
>>催生海莲·汉芙的处女作
在杨蕾孟独立编书的初期,她遇到了海莲·汉芙。彼时她俩一个是刚刚起步的女编辑,一个是正要转型的女剧作家。1961年3月10日提到的“我的生平故事”这本书的写作事宜,在此前1961年2月2日的信中已初见端倪。在这封信中,海莲向弗兰克报告说:
终于卖了一篇稿子给《哈珀杂志》。被这篇稿子折腾了三个星期,他们付给我两百美元稿费。现在他们再度向我约稿,要我将生平事迹写成一本书,他们将“预付”给我1500美元!并预估我不用半年就能写得出来,我是无所谓啦,不过房东可又要头疼了。
这本“我的生平故事”即《别脚混剧圈》(Underfoot in Show Business),是海莲的处女作,催生它的就是杨蕾孟了。海莲1985年在利特尔-布朗出版社出版的文学性回忆录《Q的遗产》(Q’s Legacy)用很大的篇幅回顾了她和杨蕾孟的交往,既有工作上的往来,也不乏生活中的交流。
海莲因为家境贫穷,并未念完大学,只是因为阅读了剑桥大学文学教授(亚瑟·奎勒-库奇爵士,Sir Arthur Quiller-Couch,即所谓的“Q”)的《写作的艺术》(The Art of Writing)等作品,才来到纽约,走上了靠写作谋生的道路。她此前一直在戏剧界工作,写过几本童话故事,并没有在出版社出书的经历。
海莲曾经写过一个关于戏剧和台词写作生涯的剧本。被某个制作人退稿之后,她干脆将其改编成一篇文章投稿《纽约客》杂志,又一次被退稿后,没想到哈珀出版社的文学期刊《哈珀杂志》竟登了出来,由此挣了200美元。正是这篇文章引起了杨蕾孟的关注,她马上给海莲写了封信,要求海莲将她在纽约戏剧圈打拼的有趣故事写成一本书,并为此向她支付1500美元的预付款。也就是说,如果将来她没交稿,这笔钱也不用返还。而如果卖得好,她还有版税可拿。
半年之后,海莲交出了她的稿子《别脚混剧圈》。杨蕾孟按约定出版了这本书,不过在两三年时间里只卖出了初版的5000册,就不再版了。看来,女作家和她的女编辑,要实现她们的出书梦,还有待时日。
而杨蕾孟并没有放弃海莲,她每隔几个月就会打电话来问问她的写作和生活情况,如果她写了什么文章,杨蕾孟还会指点她投给什么杂志好。
>>错过“84号”,迎来“女公爵”
1968年12月马克斯-科恩书店经理弗兰克·德尔(Frank Doel)患病去世之后,为了纪念他俩这段近20年的书缘友谊,海莲写成了长达67页的《84号》,照例投给了她的编辑杨蕾孟,被后者及其所在的哈珀出版社退稿,理由是“作为文章发表,太长;作为书籍出版,太短。”万幸的是,一个小出版社格罗斯曼出版社接手出版了《84号》,随后《读者文摘》做了摘登后,海莲就此一炮而红。
第二年6月,英国安德烈·多伊奇出版社出版了《84号》的英国版,也使得她的英国之旅得以成行,这也让她很快推出了另外一本书——海莲听从了朋友的建议,在伦敦活动的五周时间里,她无论每天回旅馆多么晚,多么累,都坚持写下这一天的行程。
此后的某一天,她又拿出了这些日记,想着是否就此写篇文章投给某个旅游杂志试试。巧的是,开始打字没多久,杨蕾孟打电话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在加工她的伦敦之行日记,还没等她把话说完,杨蕾孟说:“你正在写一本新书,这回它是我的了!”
▲《女公爵》书影
海莲仍在怀疑谁会看这样一本伦敦五周日记,杨蕾孟马上说就是那些《84号》的粉丝们。在这本“伦敦日记”的编辑过程中,海莲不知道起个什么书名为好,杨蕾孟曾建议叫“查令十字街84号续集”,海莲认为这不是个好书名。两人最后选定的书名是“布鲁姆斯伯里的女公爵”(The Duchess of Bloomsbury Street,以下简称“女公爵”)。
这本书出版以后,和《84号》一样获得了成功,也带动了《84号》的再次畅销,读者来信如潮水般涌来,他们往往同时寄来《女公爵》和《84号》两本书让海莲一起签名。这正是杨蕾孟期望的市场效果,她错过了《84号》,绝不能再错过《女公爵》。
可圈可点的编辑生涯
在“84号”出版以后,海莲有一次和杨蕾孟吃饭时,曾经对她说:“在被你精心呵护十年之后,我最后写了一本在英美两国引起轰动的书,但是她不是你出版的。”虽然在《84号》这本书上,杨蕾孟留下了些许遗憾,但是她当时抓住了另一本超级畅销书《爱情的故事》,在当年美国文学类畅销书榜上排名首位。非常有意思的是,当时的《华尔街日报》曾经评论《84号》是“关于书和人的‘爱情的故事’的真实体现”,将两者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而《84号》被称为“爱书人的圣经”的佳话也逐渐传播开来。
但是,杨蕾孟为这本《爱情的故事》足足等了16年。
▲《爱情的故事》书影
1952年杨蕾孟从美国卫斯理女子学院毕业后,进入哈珀出版社工作。由于当时女性地位较低,她只能从秘书干起,然后逐渐做了阅稿员、助理编辑、编辑。在当时的出版界,女性编辑,尤其还是一位华人女编辑,要想在男性主导的世界里崭露头角,绝非易事。
直到1968年,杨蕾孟终于等到了一个机会。她在休假期间参加一个写作培训班,从著名作家、学者埃里奇·西格尔(Erich Segal)的代理人洛伊斯·华莱士那儿得知,西格尔写过《爱情的故事》剧本,而派拉蒙电影公司据此拍摄的同名电影即将上映,他想把剧本改成小说出版,需要找个出版社编辑配合,利特尔-布朗出版社愿意为此出价4000美元。杨蕾孟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便说动哈珀出版社以7500美元抢下了这本书的版权。但是这本书比较短,只有131页,社里的推销员们并不看好这本书,抱怨地说:“为什么我们要出版这样一本垃圾?”没想到出版之后,同名电影的热映使之大卖,至今在全球销售2000万册以上。
不止于此,这一年杨蕾孟还编辑出版了著名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列宁格勒被困900天》。她看了书稿后,认为这本书把度过的每一天都写成占一页的篇幅,效果并不好,因此给作者提了一堆修改意见。索尔兹伯里拿到意见后,气得把它扔到地上,这个小女子懂什么啊!他冷静下来后,又捡了起来。看完后,他对自己说:“哦,说得太好了!”
在这一年底杨跳槽到了利平科特出版社做执行主编,正是在那里出版了海莲的《布鲁姆斯伯里的女公爵》,后来做到了副总裁的位置。1977年跳槽到利特尔-布朗出版社做高级编辑,最终当上了总编辑。她接手过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这样的大牌作者,为其精心打磨了《基辛格回忆录》第二部《动乱年代》三卷本。1985年到1992年退休之前,她还担任了文学会(The Literary Guild)俱乐部主编、矮脚鸡出版社副总裁兼编辑总监等。在白人特别是犹太人主导的美国图书出版界,即使忽略她的华人身份,她也是最优秀的女出版人之一,正如《黄金时代:美国书业风云录》一书中,作者阿尔·西尔弗曼所称,她是“哈珀出版社在战后辉煌时期涌现出的最有影响的编辑之一”。
作者:叶新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