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杨家岭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朱德、张闻天等党中央负责同志进入延安后,最早住在延安凤凰山下的窑洞里。
在那里,党中央、毛泽东审时度势,精心运筹,终于促成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适时地将国内阶级斗争的车轮推上了抗日民族斗争的轨道。在那里,毛泽东椽笔定乾坤,写下被列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的《论持久战》。
1938年11月20日,是个星期天。人们刚吃过早饭,突然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刺耳的防空警报,顿时打破延安往日的宁静,这是日本侵略者第一次空袭延安,炸弹爆炸的声音,使大地都在震颤。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刚进入防空洞,又一批敌机飞临党中央驻地上空,机翼上的太阳旗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轮轰炸后,历史悠久的延安古城,变成了一片废墟。
就在那天,党中央决定,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立即转移到杨家岭。
毛泽东说:“这个,没有完,今天的轰炸是个开头,它还会来的,说不定就是明天。”于是,中共中央连夜搬到了杨家岭。
果然不出毛泽东所料,第二天天刚亮,日本侵略者的飞机再次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
中共中央从凤凰山麓搬到杨家岭,首要考虑就是安全。杨家岭在延河对面,距延安旧城 有五里多路,当年只有十几户人家。这是一条很深的山沟,沟内树木繁茂,遮天蔽日。从外 面,从天上根本看不到山沟里的机关与人员。实践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在以后的岁月里,日本飞机对延安进行多次轰炸,可是,杨家岭这个地方,敌机从来没有光顾。部队挖的防空洞,也从来没有使用。
中共中央搬到杨家岭后,面临的第一个困难就是缺乏住所。原先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一下子进驻这么多的机关人员,住所当然是个大问题。为此,中直机关的工作人员和警卫部队,全都动员起来,自己动手,开挖窑洞。
为了防范敌机轰炸,机关学校还挖了许多防空洞,有的防空洞就和居住的窑洞连在一起。夏天的时候,防空洞就会产生一些幽幽的凉风,把帘子吹得飘起来。
1942年2月,毛泽东作《整顿党的作风》的讲演,他十分风趣地说:
这些作风不正,并不像冬天刮的北风那样,满天都是。主观主义、宗派主义、党八股,现在已不是占统治地位的作风了。这不过是一种逆风、一股歪风,是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
由于参加整风的干部、学员都有挖窑洞、挖防空洞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听到“从防空洞里跑出来的”,不由得哄堂大笑。
作者:刘明钢
编辑:薛伟平
责任编辑:张裕
来源:摘自《党史博览》2020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