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和妻子米列娃(资料照片)
作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天才之一,艾伯特·爱因斯坦因为他的相对论在全世界享誉盛名。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爱因斯坦在探寻这个美妙理论的路上,经历了多少艰难和坎坷。又有多少人知道,作为一个普通的父亲,爱因斯坦是怎样牵挂和深爱自己的两个儿子。美国《时代周刊》首次发表一批1915年期间爱因斯坦的通信。使人们对这位科学巨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1915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虽然早在此十年前,他就已经形成了相对论的理论构想,但直到这一年,他才真正提出了最终使自己功成名就的广义相对论。为了论证这个引人入胜而又无比美妙的理论,爱因斯坦几近疯狂地工作。对于爱因斯坦来说,那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期。他与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出现严重裂痕。米列娃带着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11岁的汉斯·艾伯特和五岁的爱杜阿德离开身在柏林的爱因斯坦,前往苏黎世生活。与此同时,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食物匮乏,爱因斯坦的胃病加重了许多,只有表姐埃尔莎.爱因斯坦(后来嫁给了爱因斯坦)在身边照顾他。
●大儿子期望爸爸来看他●
首度公开的这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揭示了这位天才在1915年这个特殊的年份中,在情感和科学上的挣扎。最早的两封信写于1915年4月初,是爱因斯坦的大儿子汉斯.艾伯特(爱因斯坦昵称他为阿杜)写给父亲的。他在信中央求父亲。在春假时前往苏黎世看他和弟弟爱杜阿德(小名泰特):
亲爱的爸爸:
你知道吗,泰特已经会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现在正在学几何。我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平时妈妈会给我出题,到时候我也可以跟你那样。可是最近你为什么都不写信给我们了呢?我一直在想:“复活节的时候你会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又能有爸爸了。
阿杜
●父子间靠信件联络●
由于战争.爱因斯坦无法前往苏黎世看望儿子,不过他给儿子寄去了明信片,答应他会在七月份带他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度假。爱因斯坦还对自己的儿子喜欢几何表示高兴,还说自己像他那么大的时候,“最喜欢的消遣”就是几何学了,“可是那时候没人可以演示给我看,所以我只能通过看书学习。”爱因斯坦是多么希望能和儿子在一起,教他数学啊。但这个愿望却不能实现,这让爱因斯坦感到非常遗憾。于是,他希望通过信件来多少弥补一点,“如果你每次写信的时候都告诉我你学会什么了,我可以给你出题目让你来解答呀”。他还给两个孩子各寄了一个玩具,并叮嘱他们要好好刷牙。“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现在我的牙齿才能保持得很健康。
●夫妻嫌隙影响父子关系●
然而,一家人的关系还是恶化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在通信中。因为钱和度假时间的安排发生了争执,1915年6月,汉斯.艾伯特给爱因斯坦寄了一张简短的明信片,对父亲提出的度假计划进行了答复:
亲爱的爸爸:
这种事情你应该跟妈妈商量,因为在这里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不过,如果你对妈妈的态度那么不好,我也不想和你一起去度假了……
A·爱因斯坦
从署名完全可以看出,在这封信中儿子态度的冷淡。汉斯.艾伯特再也不用爸爸对自己的昵称“阿杜”,而是用和父亲在写正式信件中同样的签名“A·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相信.这张明信片一定是米列娃教儿子写的,于是他决定和自己的新欢埃尔莎一起去度假。在此次公开的一封写于1915年7月的信中,他向自己的朋友、苏黎世的医学博士桑戈,这样解释了自己的决定:
亲爱的朋友桑戈:
我的好儿子这几年来,因为我前妻,已经和我越来越疏远了。我前妻是个爱报复的人,而且她很狡猾,外人尤其是男人经常都被她欺骗了……本来我早已决定要在七月份去苏黎世,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即使我去了我也根本别想见到孩子们。所以在最后一刻我决定,在哥廷根进行广义相对论的演讲时,去塞林放松放松,我的表姐(埃尔莎)和她的孩子已经在那里租好房子了。
A·爱因斯坦
●用诺贝尔奖金换离婚●
1915年11月4日.爱因斯坦在哥廷根发表了自己有关广义相对论的第一次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新方法,尽管他承认自己还没有得出精确的数学公式,当天下午,他一结束自己的演讲,就给大儿子写去了一封百感交集的信:
以后每年我都会尽量和你们待上一个月的,好让你们能有爸爸的陪伴和爱护。你们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好东西,这是其他任何人都不能给你们的。我通过如此艰辛的工作所得到的东西,不应该仅仅对陌生人有价值.更应该对我的孩子有着特殊的价值。过去一段时间里.我完成了我人生中最精彩的一份论文。等你们长大以后我会把它都告诉你们……我经常太专心工作了,连午饭都忘了吃。
之后,爱因斯坦接连提交了三份报告,并最终提出了人类历史上最为重要的科学理论之一——广义相对论,然而,在与家人的关系上,爱因斯坦却无法得到自己期望的和谐,他最终决定和米列娃离婚,并提出:只要米列娃同意离婚,他将把自己以后获得的诺贝尔奖奖金全部给她。尽管当时还没有获得这一殊荣,但爱因斯坦对此非常自信。米列娃在考虑了一个星期后,同意了爱因斯坦提出的条件。几年后,当爱因斯坦果真获得诺贝尔奖时,米列娃用他的奖金在苏黎世购买了三套公寓。小爱杜阿德(泰特)后来因为精神病被送进苏黎世附近的一间精神病院。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汉斯·艾伯特的命运则要好得多。他后来进入苏黎世高等工业学院学习工程学(当年爱因斯坦和米列娃也就是在这间学校相遇的)。之后,他又成为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的教授。
——摘自《悦读MOOK》(第一卷)
编辑:金久超
责任编辑:张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