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三成病人无需急诊
分析就诊病例,大多是因为天气骤变导致的呼吸道和心脑血管疾病。而吸取往年的冬季接诊经验,一些医院早前就启动了应对大客流的“紧急方案”。
在六院,门急诊部门负责人宓轶群告诉记者,医院从去年开始就通过优化就诊流程、加开窗口等加大接诊能力。去年11月,入冬后门急诊量陡增,大部分科室的医生放弃休息到急诊“加班”;诊室不够,值班室、备用房间都被用作“临时诊室”;无法看病的研究生则充当志愿者,分流、导诊、安抚病人。
如此“严阵以待”,效果一度明显。上海急救中心最近统计显示,去年1月—11月,六院的急救量位居全市第二,而“担架搁置率”是全市最低的。换言之,当救命车将急救病人送至医院后,病人可快速获得床位,无需睡在担架上。
但从去年12月开始,急救担架上的病人到了六院往往“下不来”。宓轶群直言,面对不断加码的急诊量,医院不断挖掘接诊潜力也有些“黔驴技穷”了。而他们进一步分析就诊病例时有个惊人发现——1/3的急诊病例是无需急诊的病人。
“好多病人就是发烧37.8℃,完全没必要急诊,劝他们去门诊,不愿意,觉得急诊快。还有不少人迷信大医院,小毛小病都要跑到三甲,这都推高了三级医院的就诊量。”宓轶群总是劝解没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应该去门诊,这样才能获得彻底检查,把毛病搞清楚,但收效甚微。
难以言状的急救风险
如此一来,急诊医生们正在面临着难以言状的职业风险。
我国对急诊病人有分诊指南,1级(最严重的濒危病例)、2级(危重病例)、3级(急症病例)、4级(非急症病例),其中3、4级都是没有危及生命的。理论上,1级应该优先抢救。但现实情况是,医院很难做到。
“我们曾试图让一个危重老人优先就诊,但遭遇其他患者和家属的极力抗议,认为医院在‘走后门’,眼看一场冲突要爆发,我们只能让老人去排队。”沪上一名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当患者蜂拥而至急诊,“先来后到”的次序被大众认为是最为公平的,但这并不符合医疗急救原则。
在急救医生们看来,“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紧急病人”的逻辑下,一个巨大的医疗风险就此诞生:人人都是急诊,也就没有急诊了。(文汇报记者 唐闻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