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年自然科学的诺贝尔奖揭晓似乎分外热闹,因为更多华裔,甚至在国内接受本科教育的新一代华人科学家进入了评奖视野。这似乎让人感觉,自然科学的诺奖又到了中国人触手可及的位置。
的确,我们的GDP已经世界第二,我们的科技论文发表数量几乎年年都在刷新纪录。对更多华人科学家获奖的期待合乎情理,如果中国大陆科学家也能有所突破,举国欢庆都不为过。
然而,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除了诺贝尔奖,我们还应当关注哪些?对一名真正的学者来说,心中的最高荣誉还有什么?
自然科学领域含金量高的奖项
其实,自然科学方面的诺贝尔奖只是包括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三个奖项,但自然科学可远远不止这些领域。瑞典科学院1982年首次推出的克拉福德奖,就是在某种意义上对诺贝尔奖的补充——在几个不属诺贝尔奖授奖领域的学科,即天文与数学、生命科学(侧重生态学)、地球科学等,每个学科轮流授奖。
该奖的获奖难度和含金量似乎一点也不亚于诺贝尔奖,只是在中国的名气不那么响。不妨略举几例:因发现混沌(Chaos)现象、提出了著名的洛伦兹方程而享誉世界的气象学家洛伦兹,是1983年的地球科学获奖者;提出现代生物学物种概念的著名生物学家梅耶是1999年生命科学的获奖者;华裔科学家丘成桐、陶哲轩分别是1994年、2012年数学获奖者。
除了诺贝尔奖,不同学科的学者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自然也不相同。公认的数学最高荣誉恐怕就是菲尔兹奖了,前面提到的丘成桐、陶哲轩也都曾经获得这一殊荣。计算机界最负盛名的一个奖项应当是图灵奖。泰勒环境奖堪称是环境科学领域的最高奖,我国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院士曾获此殊荣。如此等等,还可开列出长长一串名单。
如同任何一种奖项和荣誉一样,诺贝尔奖也常常伴随争议:谁更该得?还有谁能得?哪个人没等到颁奖就去世了……显然,这些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有人去评,必然就会有关于标准、人为性的讨论。因此,我们无需过分为此感觉纠结。
荣誉不代表一切更看重同行口碑
让我们再回到学术荣誉的问题。能够获得诺贝尔奖或者“某某领域诺贝尔奖”的自然是凤毛麟角的佼佼者。但荣誉并不代表一切,对多数从事自然科学的学者而言,除了科研本身获得的乐趣和精神的追求外,恐怕更看重的是来自本领域同行的认可和荣誉。
通俗一点讲,真正的学者们更在意同行中的“口碑”——口碑越好,荣誉早晚会来,即使没来,也一样能赢得同行的高度尊重。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就是一例,他虽没得过菲尔兹奖,但有5位菲尔兹奖得主引用了他的工作,有3位的获奖工作还使用了他的方法。
归根到底,荣誉在每一个学者的心中。多一份淡然和纯粹的追求,少一分浮躁和功利的诱惑,或许才真正是我们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