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纪录电影《味道中国》23日亮相全国银幕,首周末票房47万元,不及一部普通商业片的10%。然而一项调查显示,即将上映的“纪实作品”《爸爸去哪儿2》和《奔跑吧兄弟》等电影,却获得粉丝高度关注,某网站调查显示,80%的调查对象表示将“买票看电影”。
近年来电视纪录片人气大增,一些热门电视纪录片吸附广告的能力,甚至赶上了贺岁档大片。然而,一张50元的电影票,为何成了纪录片跨不过去的门槛?有学者认为,想要观众为纪录片买单,首先需要纪录片人自己“换位”,“纪录片需要学会更市场的表达和营销,而不是抱着‘清高冷艳’的所谓文化品位不放。”
去电影院看纪录片尚未被观众接受
选择在春节前推出,通过美食讲述乡愁人情,从《味道中国》档期选择,似乎能嗅出制作方的市场“企图”。不过,《味道中国》被认为无法再现去年春节档期纪录片近7亿元票房盛况,因为一年前上映的那部“纪录片”是脱胎于真人秀的《爸爸去哪儿》。
单纯从数据上看,纪录片近年向银幕进军十分成功。2013年纪录片电影票房相比2012年上涨15.5倍,去年,几部“纪录电影”的票房也动辄五六亿元。不过,稍稍留意纪录电影的类型构成,不难发现银幕走红的“纪录片”,几乎都是傍着“粉丝效应”的综艺节目衍生品,它们对于加深观众的纪录片认同感没有帮助,而参照年票房超过300亿元的电影大盘,纪录片电影的市场号召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目前国内纪录片电影市场正在发育。”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张同道说。学者表示,既需要一两部纪录电影强势“爆炒”,植入去影院看纪录片的观念,也需要一定数量的作品支撑,“文火慢炖”让纪录片不缺席银幕。几年前,韩国纪录电影《牛铃之声》,凭借片中老人与耕牛的质朴情感,让韩国观众意识到纪录片也可以走上大银幕,从此纪录电影成为韩国院线的新锐,每年上映的纪录片保持在十几部,并建起了专门放映纪录片的电影院。
先抛开“自恋”再学会营销
一位纪录片人毫不客气地指出,中国纪录片市场存在两种倾向:一种守着自我表达不肯放,导演觉得自己想说的东西是最重要的;另一种对商业支持亦步亦趋,把纪录片拍成了营销味道很浓的广告。“很多纪录片编导并不清楚纪录片的用户体验是什么,却心心念念将纪录片进影院视作一种仪式。”业内人士表示,隔开纪录片和观众的,不是几十元的票价而是理念冲突。
“从客厅到影院,不是重新剪辑那么简单。纪录片人必须寻找观众在哪里,弄清他们需要什么。”在真实传媒总经理干超看来,纪录片电影应该去适应市场,学会用市场思维创作纪录片,“有人说观众看不懂我的纪录片,那么就应该反问,为什么你觉得那么好的东西观众会看不懂。”
在相对成熟的纪录片市场环境中,即使是电视纪录片,观众往往需要付费收看。如何把“作品”包装成“产品”,正在倒逼中国原创纪录片寻找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中国传媒大学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苏六认为,“精英文化”不是纪录片拒绝大众消费的借口,纪录片创作者有必要放下身段,“纪录片不应是自娱自乐,抵达受众才是传播人文精神的第一步。”
文汇报记者 张祯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