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四个伟大”的提出,既准确标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长征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长河中所处的时代方位,又清晰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时空布局,更具体指明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我们砥砺奋进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必须全面系统地领会、科学准确地把握、扎实有效地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把“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放在一起加以阐述,深刻领会总书记关于“四个伟大”的相关论述和精神内涵,有利于我们更系统地理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和实践逻辑,更加清楚地认识当代中国所处的时代方位和历史特点,更加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和奋斗目标。
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是治国理政的时代课题和历史使命。早在1962年,毛泽东同志就指出:“从现在起,五十年内外到一百年内外,是世界上社会制度彻底变化的伟大时代,是一个翻天覆地的时代,是过去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不能比拟的。处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同过去时代的斗争形式有着许多不同特点的伟大的斗争。”这一重大历史判断,为夺取全国政权后的执政党,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新的方向。50年后,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在重要场合和重要讲话中,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一重大判断,清晰指明了当代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高度概括了当今时代发生的重大变化,充分估计了这些变化对新时期共产党人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正是因为有对新的历史特点的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能团结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变革。
治国理政的政治保证和根本前提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治国理政的政治保证和根本前提。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运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因此,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建设就必须推进到什么阶段,这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握的基本规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变化都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的严峻考验,我们党内滋生了精神懈怠、消极腐败、脱离群众等一系列问题,严重侵蚀党的执政基础,更遑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着眼于此,党的十八大鲜明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执政理念,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入手,正风反腐、革除积弊、树立新风,形成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又恢复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这种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管党治党实践塑造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培育了坚定可靠的领导主体,为治国理政实践的全面铺开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
治国理政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治国理政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旗帜引领方向,道路决定命运。在96年的接力奋斗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也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以坚强的政治定力和强烈的历史担当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的历史篇章。五年来党中央治国理政全部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的过程,就是紧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过程;就是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过程。着眼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专题研讨班上再次宣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阐明了在新的历史起点、新的发展阶段上,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决心。
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归宿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是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和目标归宿。根据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以伟大目标来引领伟大事业,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一以贯之的重要经验。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并以此引领全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提出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了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提出,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规划了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蓝图,把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人民的梦融为了一体,找到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聚合起了13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之力。从参观复兴之路时提出“中国梦”的重要命题,到五年来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运筹部署,再到“7·26”重要讲话对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长远规划,我们党带领人民在筑梦、逐梦、圆梦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总之,“四个伟大”的提出,既准确标示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新长征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长河中所处的时代方位,又清晰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和实践的时空布局,更具体指明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未来走向,指明了我们砥砺奋进的方向,具有很强的统领性,必须全面系统地领会、科学准确地把握、扎实有效地推进。
(作者单位:中共中央党校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