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霁荣
核心观点
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党。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坚定信仰,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本质属性与特征,是党的文化自信最重要的来源和政治保障。因此,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自然地成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华文化立场的坚守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脉根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正是立足于这样的根基,才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历史性地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锻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并将在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对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伟大实践的高度自信,这是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依据。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和文化自信是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熔铸于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范畴新思想
“文化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与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基础上提出来的新理论。这是对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伟大实践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是对自己所选择的理论、道路、制度的实践价值的重要提炼与创造性归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重大理论进步。
“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新的时代课题的解答和对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担当而提出来的新思想。这一概念和新范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具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崭新特点,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实践上升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高度。这是一种全新的马克思主义话语理论建构,具有鲜明的原创性。
“文化自信”的提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文化自信的时代。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创新而且是能够实现理论创新的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样的理论创新。“文化自信”思想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实践的理论,是一种开放、发展的科学。这就为不断地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一种内在的理论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发展中的实践,同时也是一种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科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中国实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把在实践中获得的新鲜经验上升到理论形态的高度,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生成机制,同时,也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新境界的中国规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转变。这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如何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克服和消除文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今后相当长的一个阶段我国文化发展的根本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行动指南。“文化自信”为解决这一问题创造了全新的文化精神状态。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