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请回答!”这样呼唤,你是否会寻声而去?这在日前开幕的《塔台呼唤》(Do you copy?)展览上或许可以收到答案。本次展览是上海当代艺术馆“跨界+”展览系列的又一新作,展览作品涵盖影像、绘画、摄影、雕塑、装置、服装、人工智能科技等多重话题,在艺术家们的创作中,过半展品是特别委任制作或是首次在公众视野中展出。
2019年是人类登陆月球五十周年纪念,世界各地主要的艺术馆、博物馆从艺术、人文、科学等面向,为此规划了不同的展览与活动。二十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人类在太空探索的成功,对未来的想象变得可以期待:仿佛科学与技术、火箭与航天飞船、科学家与宇航员等,在可预见的未来,可以把我们带到地球之外的另一个空间中。五、六十年代大众文化中的电影、流行音乐、时尚,乃至漫画、科幻小说、玩具等,在在可见太空时代的影响。
《塔台呼唤》试图在不同风貌的当代创作中,挖掘与该时代的各式关联。这些关联,有些是当下对未来、宇宙星际的持续描绘与想象,有些是回望历史中的未来面貌,有些是参杂了其他关注议题,都属于我们寻找那个时代的线索与轨迹。
同时,展览以摇滚先驱大卫鲍伊(David Bowie)1969年的传世名曲“Space Oddity”中,汤姆少校呼叫塔台的歌词作为展名,让这样的呼唤,或是在热闹的地球上引起响应,或是在寂静的星际中渐渐消失。是来自深渊,还是降自星空?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没有停止过。我们经常想望未来:透过探索,希望未来带来生活的便利 、美好 ,还有各式惊奇 。这样的想望投射在宇宙星系中,从伽利略 的望 远镜开始,一直是神话、幻想、科学探索三者交织,并且以各种形式展现。十九世纪,波德莱尔赞颂美的事物, 总是文艺地问一句“你究竟来自深渊,还是降自星空? ”
△作品名称: 《外来植物 2》 /作者: 东信康仁/ 尺寸: 尺寸可变/ 材质:影像
当观众钻进硕大的透明玻璃球内,观赏屏幕上循环播放的东信康仁的多媒体实验作品时,仿佛和他的花球一同飞上了上三万 公尺的高空。影像中,东信康仁的花球在接近太空的平流层中,以地球表面为背景在浩渺宇宙之间,探讨灵性之美、与永恒对话。乐毅以日本京都为创作背景的短片三部曲《剑与火》、《面之具》和《末日之 爱》,描绘京都艺 妓小林清美和丰臣秀吉的爱情故事作品 贯穿 了从 幕府 时代回到未来的时间轴线,在人潮,车流,今与昔错位 的空间中和强烈的对比下,感觉时间从未流逝。
唐晖的“ 里程碑” 系列,在超现实主义的怪诞荒谬和浪漫主义的宏伟 景象中,消除了人与世界、物质与物质之间的对立。1902 年由Georges Méliès导演 的特 效科幻 默片 《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曾经在 百年前引起 国际轰动,这电影就像古老 的史 诗作品, 虚构 太空探 险家往返 月球的 旅程 ,时至 今日即便是从未看过《月球之旅》的人也能立即认出具有百年历史的经典人脸《月亮》造型。
流连在展 厅中间,当观众伫立 在彭杨军从莫斯科拍摄回来的暴风雪号 航天飞机面前,是 否还依稀记得那段改变了宇宙星空的竞赛史?仰望星空诗意的栖息在大地上本展透过时尚、电影、音乐、插画等材料的爬梳 ,呈现不同的时空轴线与界面之下,人类对未来的想象。三位时装设计师——MASHAMA、RICOSTRU和REINEREN——和231小组分别以太空主题,进行一 场穿越时空的真实对话。
新媒体 艺术家 曾潇霖感悟于天体物理学家奈尔·德葛拉司·泰森 (Neil de Grasse Tyson)的 论述— “世间 缤纷 的生 命均 是由微渺 的原子构成,人类身体 是由原子构成, 也是宇宙 本身” ,那 么当观众在 观看曾潇霖影像作品“不同的视 角” ,周 褐褐 的《 元柱 》探 讨人与宇宙星辰创生之间的对话,倪有鱼从微观 世界 反应的世界观《表皮层 》,还是许波 的“ 仰望星空 ”,是 否也 同样的 意识到自 己与万物的 共性,也就是宇宙本身和人类身上的每一个原子都来源于夜空里那些曾经闪耀过的群星。
△《登月旅行》/作者: 王宇/ 尺寸: 400 X 150 cm/ 材质: 不锈钢 、电线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Shanghai回望现实,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空竞赛 把人类在科学的探索推进 至太空时期,而这样的探索,在1969年人类登月成功达到高点。人类对未来的想象,因为太空探索和登月实现,变得更为丰富且 有依据 。作为回应,本展邀请 跨界艺术家王宇通过环保回收物料再创造的火箭和黄小眠用岩石为面 料创作的“放放 星球 ”隔空对望。
△唐晖纪念碑系列作品
△作品名称:《太 阳系3》/作者: 倪有鱼/ 尺寸: 47 X 31 X 5 cm/ 材质: 综合材料
人工智能写给未来的情诗面对已来的未来,艾耕AI人工智能团队听到了来自塔台的呼唤,特地为展览开发一 套全 新的人工智能程序结 合看 图创作的形式,用看似虚拟但又真实 的AI线上与 观众一起 共同完成创作,给未来写诗。
△作品名称: 《放放》/作者: 黄小眠/ 尺寸: 尺寸可变/ 材质: Paom Paom及综合材料
△作品名称:《塔台呼唤》/作者:231小组/ 尺寸: 尺寸可变/ 材质: 综合 材料
《塔台呼唤》展览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太空时代出发,邀请 各个 领域 的创作 者和观众,回望过去的未来,並且持续想象未来、以及宇宙星际的模样。人类对于未来的想象,没有停止过。我们经常想望未来:透过探索,希望未来带来生活的便利 、美好 ,还有各式惊奇 。
作者:袁婧
编辑:袁婧
责任编辑: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