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纺纱机,是那个时代的“高科技”。
今天的美国是全球高科技霸主,并靠一整套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维护自己的利益。不过美联社3月28日报道称,200多年前,新兴的美国与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贸易战中,美国却是不折不扣的海盗。
布朗大学沃森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所教授彼得·安德里亚斯表示,美国今天向全世界传达的信息是,照我说的做,而不是照我做的做,“事实是,美国是全球知识产权盗窃的温床。”
时间倒回到十八世纪末,建国不久的美国是个农业国,大部分美国人以农业为生,就连开国总统华盛顿也是位农场主。而在大西洋的彼岸,产业革命蓬勃兴起的大英帝国,已经成为全球工业大国。在美英经贸关系中,美国沦为农产品输出地,经济远远无法与英国相提并论。
英国为了维护自己的技术优势,将珍妮纺纱机等一系列适合工业生产的机器列为“高科技产品”,对北美实行技术封锁。
为防止工业技术外泄,英国政府甚至对民众移居美国采取大量限制措施,比如限制航船所载移民数量,明确禁止工匠移民美洲,尤其严厉禁止纺织业主和熟练工人,后来进一步拓展到禁止钢铁业和煤业工人离岸。
从1795年起,外国船主被要求向英国提交乘客名册,提供他们的年龄、职业、国籍等相关信息。向美国移民的工匠和制造业主一经发现即予逮捕,前者往往被剥夺公民权和财产,后者则被罚款和送进监狱。
1803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旅客法》,进一步有效阻止经济困难的工匠和产业工人移居美国。为了防止技术泄密,英国人极少同意外国人参观本土的棉花加工设备,并将盗窃蒸汽纺织机器设计图纸定为严重的犯罪行为。
福特汉姆大学历史学家、作家多伦·本·阿塔指出,伦敦政府对试图盗窃工业设备出英国的人处于200镑罚款,这相当于今年的22000美元,而对至关重要的纺织机械,这一罚款高达500镑。阿塔是《商业秘密:知识盗版和美国的工业实力的起源》一书作者。
▲汉密尔顿对美国影响深远。
为突破技术瓶颈,实现产业升级,以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人推出一系列政策,吸引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技术和人才流向美国。
1793年,美国通过《专利法》,以保护知识产权。但这部专利法明目张胆地鼓励盗窃技术。无论是通过什么手段获得的技术都可以得到美国政府的保护。在这部专利法的鼓励下,美国国内迅速掀起了全民山寨英国技术的风暴。
当时,美国推出了针对来自英国的技术创业者的“一条龙”服务:只要你有技术,哪怕只是个穷光蛋,来了美国,只要经过一个小小的入籍宣誓,就可以直接变更为美国籍,然后就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获得联邦政府保护的垄断专利权;根据技术的市场价值,华尔街有大量的风险资本参与投资,至于土地租金、税收优惠什么的也不用说了,都是前若干年免除。
汉密尔顿为了发展工业,还采用了很多见不得光的手段。例如,他指使副手坦奇·考克斯设立鼓励出售技术秘密的奖金系统,还派商业间谍去英国偷窃机器图纸。美国商会、制造业主也千方百计吸引英国工人,或派人到英国进行游说,或在英国报纸上登载招聘广告,许以重金报酬。
当时英国纺织之乡德比郡的塞缪尔·斯莱特是叛逃的关键人物之一。斯莱特学到了当时英国最先进的纺织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但仅仅是一位学徒工的他从报纸上看到美国重金招聘纺织技师的广告,赏金高达100英镑。斯莱特于是乔装成农民,登上一艘前往美国的船,与罗德岛的一位企业主签约,并在美国的土地上重新复制了英国最先进的棉纺技术。在美国,他有时被称为“美国工业革命之父”。而在英国,人们给他起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绰号:“叛徒斯莱特”。
▲英国的纺织工厂,是美国“山寨”的主要对象。
也许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知识产权剽窃案是由马萨诸塞州实业家弗朗西斯·卡伯特·洛厄尔在19世纪初精心策划的。在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期间,洛厄尔参观了英国的纺织厂,并设法记住了它们的设计和内部工作原理。在返回美国的航行中,洛厄尔的船被英国官员拦下并搜查,他们得到情报说洛厄尔可能偷了工业设计。他们一无所获:所有的秘密都在洛威尔的脑子里。洛厄尔后来在马萨诸塞州建立了自己的纺织品生产帝国。
人类历史上,对于技术的封锁无处不在。十三世纪,意大利城邦威尼斯为了保护自己的玻璃制造业,将工匠们隔离在穆拉诺岛上。但威尼斯的秘密还是泄露了。
《走私者之国:非法贸易如何造就美国》的作者安德烈亚斯说:“只有在成为领先的工业强国之后,它才成为知识产权保护的拥护者。”美国就是这一理念的身体力行者。
安德烈亚斯称美国有权打击技术侵权行为,但 “这种指责和义愤填膺应该经得起历史现实的检验。”
作者:文汇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松
编辑:陆益峰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