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挪威渔民Tommy Pettersen和Einar Juliussenn出海捕捞帝王蟹。视觉中国
由于靠近全球闻名的北海渔场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挪威一直是渔业大国,2016年其水产品的产量为220万吨,在欧洲仅次于俄罗斯排第二。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挪威人均每天食用水产品多达143克,排名世界第四。
由于挪威只有400多万人口,根本消费不了那么多产品,于是大量海鲜用于出口。虽然挪威渔业产量在全球排名第九,但出口额却高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中国。2015年其出口额高达92.11亿美元,水产品成为挪威的一大重要出口产品。
挪威的渔业生产始终在世界名列前茅,除了资源禀赋的优势外,注重通过科学而严格的配额制,是挪威得以保持渔业生产大国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挪威开发海洋渔业资源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最佳科学建议,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中可持续利用的原则是“捕捞量不应超过资源的增长量”。
按照这一原则,挪威渔业部多年来主要做了以下三项工作:首先,科学评估可捕捞量;其次,将可捕捞量以合理的方式分配到各渔业团体和每艘渔船;最后,对所有渔船的捕捞实施有效监管。
确定可捕捞量是配额制度的前提,其核心是准确调查和评估资源总量。在挪威,这项工作由海洋研究所具体负责。该所负责对挪威附近渔场的20余种渔业资源进行监控,并与国际海洋开发理事会(IECS)专家合作,利用数学模型对调查和捕捞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各鱼类品种的资源存量。由于挪威90%的渔业资源与周边国家共同所有,可捕捞量需要通过与相关国家谈判确定。挪威每年都要与丹麦、俄罗斯、冰岛等国进行谈判,以此确定渔业资源在各国间如何分配。
接下来,挪威将渔业配额下达给渔民协会,再由渔民协会按事先确定的方法具体分配到相关渔船。渔民需要按照规定开展捕捞活动,并接受渔业部门、海岸警卫队、渔民销售组织等机构的监管。
▲挪威卑尔根,鱼市上的海鲜大餐。视觉中国
配额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相关规定能否被严格执行。根据规定,挪威渔船除应安装规定的渔具外,还应携带捕捞许可证和配额证等文件,并安装卫星定位装置和电子报告系统。渔民在开展捕捞活动时,应准确填写捕捞日志,详细记录捕捞的种类、数量以及时间和地点,并在到岸前一小时通过电子报告系统向主管部门报告相关信息。渔民交货时,收购企业需要记录交易种类和数量,并将相关统计数据向渔民协会报告。
挪威之所以执行如此严格的捕捞配额制度,是因为之前也走过一段弯路。在上世纪70年代实施配额制前,北大西洋海域的作业渔船数量持续增加,设备和技术不断发展,捕捞能力迅速扩张,引发过度捕捞。当时,各国仅对其领海内的捕捞活动有管辖权,领海以外的公海渔业资源被视为公共资源,谁本事大,谁的收益大。因此,各国渔民都竞相更新技术提高捕捞能力,获取更多收益。
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张导致部分鱼类资源急剧下降。最引人关注的是发生了鲱鱼危机。鲱鱼捕捞的繁荣始于上世纪初。大型渔船和围网的使用使捕捞量迅速增加,1954年挪威创下146万吨的鲱鱼捕捞纪录。如此毫无节制的滥捕必然导致资源的急剧萎缩,1968年鲱鱼的捕捞量降至70万吨左右,1969年进一步锐减至18.6万吨。
走过弯路后,挪威渔业部门清醒认识到严格管理的重要性。此后通过一系列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得挪威的渔业生产保持了可持续发展,从而使这一传统产业继续为挪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陈鸿斌
编辑:陆益峰 吴雨伦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