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7日,德国一名收银员戴着口罩和手套,隔着挡板为顾客结账。新华社
新冠疫情对于德国经济的打击是沉重的,第一季度GDP下降2.2%已是板上钉钉,第二季度的数据无疑将更加难看,疫情的消极影响可能将持续到明年。
德国近日通过了一项总额为1300亿欧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德国振兴经济的措施还将不断出台,如发放消费券、结构性减税、“直升机撒钱”等。这些措施对于提高居民购买力、拉动私人部门消费、扶持餐饮、旅游等遭受重创的行业无疑是有利的。然而刺激方案虽不断加码,德国经济何时才能复苏?
第三季度有望反弹,制造业复苏依然承压
目前,德国的各项限制措施正在逐步放松,复工复产不断推进。即便疫情将来有反复,从政治、经济还是社会层面考量,德国都不会轻易重新按下暂停键。可以预见,德国的各个经济领域将从第三季度开始再次实现环比增长。但是,今年下半年的回升将无法弥补前两季度的损失,今年的GDP依然会大幅下降,经济复苏之路任重道远。
以德国经济支柱汽车业为例,4月产值下滑超过40%。这一方面是由于停工造成的,另一方面,需求的大幅减少也是重要原因。制造业中的唯一赢家是制药业,产量在疫情期间增加了7%。纵观整个制造业,3月销售额环比下降11.5%,新增订单金额环比减少了15.6%,降幅创30年来之最。
在整个第二产业中,建筑业受疫情影响最小,很可能在第四季度就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而其他行业可能需要至少一年的时间。
尽管目前各项经济数据都比较难看,但是从欧洲范围看,德国在危机中的前景不算特别悲观。3至4月,德国发电量下降8%,而不少欧洲国家的降幅都在1/3左右。旅游业在德国经济中的比重虽然逐年提高,但比起许多经济实力较弱的欧洲国家,其占比依然不高,对经济的拖累程度有限。最近,一些信心指数如IFO商业景气指数都开始有所回升。
但传统制造业可能难以成为复苏的主力军,因为德国制造业受到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极大牵制。此外,新冠危机带来政治压力可能进一步引起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对德国制造业复苏的影响总体弊大于利。
▲ 这是5月26日在德国首都柏林泰格尔机场拍摄的一架起飞的汉莎航空客机。 德国联邦财政部5月25日发布新闻公告说,德国联邦政府同意通过经济稳定基金向汉莎航空集团提供90亿欧元救助。新华社
疫情有望加速数字化,创造新经济增长点
德国近年来的基建投入逐年提高,疫情有望使其再上一个台阶。德国不会把基建当作王牌来打,但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很可能会有所作为。作为制造业强国,德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上相对落后,此次疫情有可能促使德国在5G网络建设中迎头赶上。危机带给了德国一个加速数字化的契机。
过去,居家办公曾遭到许多公司抵制,而疫情让这种工作方式突然变得可行了。其推动力不仅在于技术和社会层面,观念上的变化将产生更长远的影响。传统制造业正在面临变革。例如,一家名为TeamViewer的公司通过提供工业机器人的远程操控、远程访问软件等产品服务,使在家控制工业生产变得可能。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的订单量同比增长了六成。
此外,电商成为疫情中的赢家。以Hellofresh为例,该公司主营半成品食材,用户只需在网站上选择套餐,食材和设计好的菜谱将配送到家门口。德国的外出限令使更多人在家中做饭,该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增长了2.6亿欧元。市值屡创新高,已超过汉莎航空公司,入列MDAX成分股。疫情有望成为德国数字化的催化剂。信息技术产业若能与传统制造业紧密结合,德国经济将获得新的增长点。
不过,企业接受救助的限度也一直是德国舆论争论的焦点。德国提出无限信贷应该更多被理解为稳定预期的信号。但不是每个的企业都必须得到救助,救助也应该有一个限度。能从危机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大多具有更快的反应、更高的质量和更优的服务。这次疫情或许是一场大浪淘沙,只有面向未来的企业才能够经受住考验。危机改变了不少人的生活方式,而企业生存的根本逻辑与规则却不应因此改变。
作者:周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副教授、中德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刘畅
责任编辑:陆益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