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交部长马斯。| 资料图片
上周五,德国外长马斯在柏林代表德国政府正式承认,殖民时期德国在纳米比亚犯下了种族灭绝罪行。他表示,德国承诺将在30年内为纳米比亚提供11亿欧元,以支持该国的重建与发展。
几乎就在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出访卢旺达 ,期间也发表了讲话承认法国对1994年发生的卢旺达大屠杀负有一定的责任。
5月27日,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网络研讨会上,王毅外长回应德国某议员攻击时说:“你们才知道什么是种族灭绝”。上述这一系列涉及法、德的种族灭绝历史事件,恰似给王毅的表述做了生动的背书。
从1884年到1915年,今天的纳米比亚——当时被称为德属西南非洲——是德意志帝国的殖民地。种族灭绝发生在1904年到1908年间。德国军队全面镇压当地居民反抗殖民统治的起义,当时的德军指挥官在1904年下令对黑雷罗人格杀勿论,随后也针对纳马人下达了类似的命令。
据统计,生活在纳米比亚的黑雷罗人当时有10万人左右。历史学家估计,大约80%的黑雷罗人死于德军之手;被杀的纳马人也在1万到2万之间,占当时纳马人口一半左右。有德国学者认为,发生在纳米比亚的种族灭绝甚至成为后来纳粹德国大屠杀的先兆。因为成千上万的黑雷罗人和纳马人的头盖骨被带回德国进行“优生学”研究。
一战后,德国失去它所有的非洲殖民地。之后,纳米比亚受到南非白人的统治。直到冷战结束,1990年,纳米比亚才获得独立。独立后的纳米比亚经济上对德国依赖较大,加之黑雷罗人和纳马人在纳米比亚不是主要族群,种族灭绝的历史始终无法成为纳米比亚的主要议程。直到今天,纳米比亚国内德国殖民者的纪念碑、纪念雕像的数量,仍超过对黑雷罗人和纳马人种族灭绝纪念设施的数量。
在这种情况下,黑雷罗人和纳马人与德国政府进行直接接触,最终,促使纳米比亚政府于2015年与德国政府就道歉与赔偿问题进行了正式谈判。
然而,德国政府在“赔偿”一词的使用上始终没有松口。外长马斯在上周五的声明上用词极为谨慎:“我们将正式地从当今的视角把这些事件看成是种族灭绝”。他说,“从德国的历史和道德责任,我们请求纳米比亚和受害者的后代们的宽恕。”对于11亿欧元的费用,马斯称其为建设与发展基金而不是赔偿。有媒体分析,德国这么做主要出于两方面的考虑。首先,当年德国对犹太人的赔偿也没有使用“赔偿”这个词;其次,德国担心,使用“赔偿”一词会引发如波兰等其他国家的连锁反应。
黑雷罗人和纳马人对该协议并不满意。他们对媒体说,“我们被出卖了。”而纳米比亚政府则接受了德方立场,同意将于今年9月与德方正式签署和解协议。届时德国总统将前往纳米比亚,在纳米比亚议会举行的仪式上正式请求宽恕。
让我们闪回到1970年12月。时任德国总理勃兰特在朔风凛冽中来到华沙,向波兰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献上花圈,肃穆垂首。之后他突然双膝一跪,向着墓碑沉痛说道,“上帝饶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这历史一跪,在世界范围内为德国赢得了勇于反思、真诚赎罪的认可和赞美;也为当时东、西方两个集团的破冰互动带来契机。因为人们相信,勃兰特此举虽不无政治动机,但确有真诚和善意。
本届欧盟立志要成为重要的全球战略玩家,近年来着意拉近与非洲联盟的关系,重建其在非洲的影响力。欧盟希望在政治上进一步影响非洲;经济上加强在非洲的投资和贸易;环境保护方面,则希望非洲能支持并追随欧洲的步调。然而,历史的恩怨、现实的发展理念和经济实力差异悬殊。这让非洲人对欧洲的“傲慢”和“优越感”难以消受,几次冷眼相待。作为欧盟的火车头,德、法能否真正取得非洲人的谅解,不仅对其本国有意义,对欧洲的战略推进也至关重要。
作者:王蓓华
编辑:吴姝
责任编辑:宋琤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