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街道虹仙小区是上世纪80年代的老小区,规划建设时没考虑到私家车的迅猛增长,受制于有限空间,小区面临停车难。一方面,小区车位饱和量在300个左右,户均0.14个,与私家车增长的速度难以匹配。另一方面,外部车辆、流动车辆的停靠,使得小区经常出现抢车位、乱停车的现象,不仅破坏绿化,还给老年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困扰。拓宽道路方便停车,遭到无车居民的抵制;维持现状不加作为,新买车的居民又不同意。难题如何破解?日前,虹仙小区的有车族、无车居民和居委会干部坐到一起,达成了内部挖潜与后续管理并重的共识,试图为老小区停车难破题。
问题:停车捉襟见肘,占绿毁绿频发
虹仙小区居民2080户,建筑面积106095平方米。由于小区建成较早,当时缺少对机动车停放的长远规划,如今狭窄的支路已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车位需求。一旦两辆机动车会车,就会堵死道路。目前小区车位饱和量在300个左右,居民停车捉襟见肘,占绿毁绿的现象便屡禁不止,占据紧急车道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对此,小区内的车主曾找到居委会,希望将原有的支路加以拓宽,以解燃眉之急,但遭到无车居民的强烈反对。反对的原因是,道路拓宽势必影响小区原有的绿化面积,也未必能缓解停车难。虹仙小区居民陆先生告诉记者,小区经常停放的车辆有350辆左右,其中既包括附近办事、就餐的外来车辆,还有赴周边大型商超购物的车辆,“只要说是走亲访友,门卫也很难查禁。”
更大的问题体现在老年居民身上。据介绍,小区内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5%以上,其中独居老人200人。老年人有早晚锻炼的习惯,由于车辆挤占道路,致使老年人行动不便,滋生不少怨言,因此,拓宽道路而缩减绿化的动议,遭到老年居民的强烈反对。
经多方商议,虹仙小区以旧小区综合整治、道路改造为契机,召开听证会、座谈会,形成了道路适当拓宽、绿化合理调整、停车位重新划分的初步方案,通过张榜公示征询业主意见,并获半数居民同意。过去一年里,仙霞路街道共增加132个停车位。
可车位多了,停车依旧困难。有居民反映,由于后续管理缺位,多出来的车位使得小区成为周边的“停车场”。只要有一辆车辆停靠,消防车、救护车等大型车辆就无法通过,导致居民安全存在隐患。这些又成为新的问题。
不拓道路,无法停车。拓宽道路,遭人反对。有车与无车的居民诉求不一,对原本先天不足的老小区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死结”究竟如何解?虹仙小区的有车、无车居民、居委干部给出了各自的建议。
建议:道路拓宽之后,管理也要跟上
无车居民王先生:我家住在一楼,非常反对通过道路拓宽来增加停车位。原因有三:第一,破坏了绿化。第二,拓宽之后,离我家窗户只有2米左右,都是废气,尤其是汽车启动、倒车时,废气最严重。第三,有些汽车设有警报,有人经过碰到,就会发噪音,逢年过节更是如此。有时候早上还在休息,就会被按喇叭的声音吵醒。
关于拓宽路面增加车位,我有两方面建议:一是拓宽要经过所有居民共议,积极听取有车和无车居民的意见,在大家相互妥协的基础上讨论。此外,要确保一辆车停靠后,剩下的通道可供消防车、救护车出入。两辆车会车时,人还能走动,这样就可以了,不必盲目拓宽。此外,还要控制车辆增长的需求,比如最早有车的人,应该控制他们购买第二辆车。总之,要通盘考虑整个小区的需求。
无车居民李女士:虹仙小区里有一个托儿所,有时小孩子在车辆之间到处乱窜,容易引发危险,不安全的因素很多。建议像隔壁小区那样修一条“爱心路”,让汽车、非机动车、路人都有各自的道可走,这样能避免很多困扰。
但道路拓宽只是第一步,之后的管理也要跟上。如果车位多了,没人管理,反而会吸引更多车辆进来,停车难的问题还是难以解决,小区的绿化也会越来越少。关于绿化,有一个比较折中的做法,就是在拓宽路面的同时采用植草砖,这样绿化面积减少得有限。此外,还要加强道闸、道口的智能化管理,对外来车辆进行登记,这样就能保证仅供小区车辆停靠。
虽然我自己没有车,也理解想要一味地控制私家车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应该想想,车辆增多的情况下,怎么挖掘小区内部的潜力,怎么完善管理水平,损坏的绿化如何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这中间要有一个平衡。
有车居民许小姐:我是有车一族,停车的问题其实非常苦恼。每天晚上7点多回小区,不仅车位难找,很多汽车直接就趴在绿化带上。无奈开了几圈,明知道不太对,只能见缝插针停一下。第二天再去开车,有时候就能看见居民在车上贴的条子,告知禁止停车之类的。看到纸条,我也会意识到乱停车的行为影响了其他居民。冬天早上热车,我就会开到马路边再热,尽量避免影响小区居民。
我希望小区挖掘自身潜力,比如通过大家协商,来建造地库,或者寻求相关部门的帮助,拓宽小区外的马路,以便停车。还有就是在小区内建造立体车库,再做一些立体绿化,虽然影响了部分居民采光,但提升了绿化覆盖率。当然,这些都是要大家一起讨论形成共识的。
居委会干部:我们有一些具体的方案,比如铺设植草砖,改变房屋门洞前非机动车杂乱停放、机动车占绿的问题,增加车位。又比如铺设人行砖,降低主干道双向行车的危险,并通过人车分流的方法保证老年居民的散步需求。还有就是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绿化,调整布局,保障绿化的总体数量与品质。
但最关键的还是要向全体业主征询,看看有多少业主愿意这样做。只有达到比较高的比例,才能进一步推行这些举措。而且,这件事还需要物业公司、业委会共同参与。事情要有规划、要仔细,每一步都要落到实处。
文汇报记者 傅盛裕(本栏目由文汇报经济部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直通990》共同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