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份》是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三位巨星唯一一次共同主演的影片。那一年,28岁的张国荣穿着西装外套,戴着圆框眼镜。(资料照片)
本报记者 傅盛裕
2003年以后,每个4月1日都是一场盛大的怀旧。如果张国荣还活着,今年正好是他的六十岁。
有媒体早早地推出了张国荣60周年影展的专题,标题也煽情:红尘有幸应识你。
在《霸王别姬》《阿飞正传》《纵横四海》《胭脂扣》《倩女幽魂》《春光乍泄》等一众经典的夹缝中,一部并不知名、也谈不上佳作的电影,悄然登陆院线。
这部叫《缘份》的老片,是张国荣、张曼玉、梅艳芳三位巨星唯一一次共同主演的影片。那一年,28岁的张国荣穿着西装外套,戴着圆框眼镜。20岁的张曼玉抹着厚厚的腮红,脸上还有些婴儿肥。21岁的梅艳芳,也已经有鬼马精灵的一面。
《缘份》的剧情毫无新意:她爱他,他却爱她。
张国荣饰演辛苦奔波的上班族Paul,在地铁里偶遇张曼玉饰演的Monica。Paul对Monica一见钟情,紧追不舍。同一节车厢里,梅艳芳饰演的富家小姐Anita相中了Paul,一场三角喜剧由此揭开了帷幕。
如果苛刻一点,挪用到现在的都市爱情剧,我们想必会建议: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可32年前的电影,固然粗劣稚拙,却有着令人意外的清新。
一样是霸道总裁爱上我,也有奔驰车和粉玫瑰,但《缘份》秀的不是无处不在的胸肌和无比凝重的神情(对!我说的就是《何以笙箫默》和黄晓明)。无论是富家小姐,还是老板阔少,或者平凡的男女主角,电影都用轻盈的姿态来着墨。
譬如张国荣梦中的粉色床铺,譬如梅艳芳多次摆阔导致的笑场,又譬如张国荣和张曼玉热恋时,一起帆船出海、鱼缸赏鱼、喷泉戏水,俨然是那个年代的《那些年》。
如此的诙谐行至高潮,甚至有了任性的意味:张曼玉要在地铁里玩“缘份游戏”,自己先进地铁,10分钟后,张国荣才能来找她。不在末班地铁进站前找到她,就不答应在一起。
就商业电影的逻辑而言,地铁中的“缘份游戏”是一个有趣的卖点。彼时,香港地铁通车不过5年,从中环到
荃湾,从旺角到乐富,每一个站台,都是新颖的风景。
而从戏剧性来说,通勤工具可能造成的相逢与错过,也是文艺作品的重要主题。《缘份》 的英文名叫Behindtheyellowline,语带双关,直译便是地铁黄线之外。
11年后,谭咏麟唱红了 《情缘巴士站》,歌里的场景和 《缘份》 形同复刻:
冬日追赶风中漂亮女郎 怀念令体温正下降
一幅思忆车厢邂逅你 坐进身边像情侣没距离
轻摆中当肩碰著你 是最不可解释的完美
正是你 我没逃避 在这浅水湾的一个终站
让两颗心一起 走出美丽传奇 你缠绵无尽一生不忘记
又过了4年,李宗盛将时空挪到纽约的第五大道,反过来写相逢的言外之意。那首歌叫《伤心地铁》。
换作今天,谁还愿意为类似的剧情买单? 可在当时,人们打心底相信,张国荣、张曼玉和梅艳芳演得又诚恳。而今,两位过世,一位息影,时代早已翻篇了。
眼下重映《缘份》,不仅是“还一张电影票”或者“致敬巨星合作”之类的营销噱头,也是再度确认并重现昨日的纯真。
《缘份》里有不少插曲,譬如《全身都是爱》、《一盏小明灯》。“给予你一切都给你,无尽爱意给予我”或者“望见望见眼前灯,想你夜里或会更迷人,愿我愿我眼前仍是你,不须我再寻”,都是时人由衷遵奉的爱情信条。
而张国荣和梅艳芳合唱的主题曲《缘份》,则表达得更彻底:
没有一声再见 没有半声嗟怨 淡淡去但无言
过去终于过去 留下了当初一切在怀念
每段美好的片段 脑海一再闪现是否能证实曾与他有缘
这岂止是电影情节,也是观众对张国荣和梅艳芳的感言:纵然已无法相见,但能再看到年轻的他们,重温那段质朴感人的岁月,何尝不是莫大的缘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