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结婚证书作为一段婚姻的证物,以其特有的物化语言诉说着中国婚姻制度的沧桑巨变。
编者: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鲜为人知但又跟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博物馆一一上海民政博物馆,以及许多有意思的藏品。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不仅有新人的名字,证婚人、介绍人也一一列入其中;建国时期强调男女平等,体现在结婚证书上便是写上“自主自愿”的字样……国内首家民政行业综合性博物馆——上海民政博物馆里收藏着不少与“婚姻”有关的“老宝贝”,里头最吸人眼球的就是那张68年前粉底红边的结婚证。
从“昏礼”到婚礼
《礼记·婚义》谓:“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因名焉。必以婚者,取其阳来阴往之义,日入后二刻半为昏”,《仪礼·士昏礼》谓:“昏礼下达”。
古人认为黄昏时刻阳气消退而阴气上升,为阴阳交古之时,因而会选在黄昏之时行夫妻结合之礼,称为“昏礼”,这便是如今的“婚礼”。
中国乃礼仪之邦,任何事情讲究一个“礼”字。相传三皇五帝时代的太昊在结婚时创造性地为新娘披上了一块兽皮,于是之后部落结婚都争相效仿这一做法,中国最早的婚礼习俗便由此形成。
图片说明:上海民政博物馆里的“婚姻墙”见证着一代代人的幸福瞬间。陈逸君 摄
“一纸婚书”的前世今生
从1911 年的《大清民律草案亲属编》,到1950 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实行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结婚证书作为一段婚姻的证物,以其特有的物化语言诉说着中国婚姻制度的沧桑巨变。
据史料记载,古时候的婚书在订婚时便已签立,婚书的内容包括:男方家庭请求缔结婚姻的通婚书和女方家庭允诺的答婚书以及男女双方各自的真实情况。婚书一旦缔结便取得了民间的认可和法律的效力约束。
中国最早出现的由官方颁发的结婚证则出现在清朝,称为“龙凤帖”。男女在订亲之后的7至10天,双方应当去当地县衙领取龙凤官帖并纳税交款。帖上的内容包括:定婚人的姓名、年龄,双方家长、主婚人和媒人的姓名,而且均需签押、盖章,以示郑重。经官府认可,盖上大印,证明婚姻已经取得合法手续。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大多印有“偕老百年”、“百年好合”、“以白头之约”等美好祝愿,以及男女双方的姓名、生日时辰、证婚人、介绍人等内容。此时的结婚证书上女方姓名完整,开始体现出男女双方地位的平等以及对婚姻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