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出炉,全国共有175个地区民间文化艺术入选。其中,安徽有7地入选。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是文化和旅游部设立的群众文化品牌项目,是指具有某一特色鲜明、群众喜闻乐见并广泛参与的民间文化艺术,并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特定区域,主要为乡镇(街道),也包括部分县(县级市、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命名周期为3年,已命名的单位在下一次评审命名时需重新申报。
安徽有7个县、镇榜上有名,它们分别是:蚌埠市禹会区马城镇(花鼓灯)、阜阳市阜南县黄岗镇(柳编)、阜阳市临泉县(临泉杂技)、宿州市萧县刘套镇(农民书画)、马鞍山市当涂县(当涂民歌)、安庆市望江县高士镇(黄梅戏)、滁州市全椒县(走太平)。
根据蚌埠市文广新局的介绍,“东方芭蕾”花鼓灯,一直是蚌埠一张闪亮的名片。说到马城镇的花鼓灯,自然不能不提起“中国花鼓灯第一村”——冯嘴子村。“天河抱村落,碧水绕家门”,美丽的冯嘴子村以其首屈一指的“花鼓灯”艺术,骄傲地存在于在蚌埠人的视野里。早在清朝末年,冯嘴子村的花鼓灯就红遍了江淮大地,不仅奠定了冯嘴子村在淮河流域花鼓灯艺术的轴心地位,同时也使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达到了一个顶峰,被称为“千班锣鼓百班灯”。2004年,冯嘴子村被文化部确定为中国花鼓灯原生态保护村。2005年,冯嘴子村又被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命名为“中国花鼓灯第一村”。
另据记者从阜阳市文广新局获悉,阜阳市临泉县(杂技)据证可查起于东汉,东汉时期,临泉境内设鲖阳、阜阳、固始三个侯国,杂技演艺初露端倪。经过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新、奇、巧、险”的艺术特色。2006年,临泉杂技被命名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自2008年至今,连续四次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而黄岗镇位于阜南县东部,是全国重要的柳编产品集散地,是著名的“中国杞柳之乡”、“中国柳编之乡”。2011年黄岗柳编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14年,阜南柳编手工技艺曾被评为2014-2016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作者:赵征南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