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今天,1959年3月28日,是西藏的一个历史转折点。这一天,封建农奴制在西藏终结,高原人迎来“生命之春”。一甲子,社会主义现代化西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4年前,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本报多位记者一齐走上这片雪域高原,写下“辉煌50年·大美新西藏”的生动故事。在今天这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里,我们将曾经的记录拿出来与您分享。
▲点击上方图片阅读原文
西藏拥有厚重醇美的人文历史文化资源,传承悠久,积淀丰富。而遍布西藏全境的2000多座寺庙,则是西藏传统文化的绝佳载体。在西藏人民长期拥戴与保护之下,这些寺庙积累了深厚的人文遗产。数千年来传承未改的历史瑰宝,往往就体现在一砖一木、建筑壁画的细节之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抢救和传承西藏传统文化,国家投入了大量资源,对西藏的人文历史资源进行保护与修复。过去的20多年来,国家已经投入数亿元资金,维修并开放了包括布达拉宫在内的重要古文物建筑和寺庙逾千处。在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的当下,本报记者采访团来到雪域,选取了在西藏宗教、文化领域具有极高地位的大昭寺和哲蚌寺,记录它们在修缮过程中不为人知的点滴精彩。
“手术刀”修复墙体
大昭寺始建于公元7世纪的唐代,建筑融合了藏、汉、尼泊尔和印度的风格,是藏传佛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庙里保留了丰富的宗教和历史场景壁画,因而使保护修复工程显得极为急迫和重要。
这次保护修复工程所涉及的壁画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分布在门廊、庭院、觉康主殿、转经廊等处。
西藏建造寺庙时采用“阿嘎土”,夯制后美观光洁,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抗水性能差。雨水会逐渐冲刷掉阿嘎土里的粘性物质,导致墙体变形,壁画也随之受损。这种“壁画地仗与支撑体之间分离”的现象,被称为“空鼓”, 解决的方法是灌浆和锚固。
这就需要修复专家精巧的“手术刀”了:专家要在画面次要位置切开小孔,用特殊工具清理掉空鼓背面的沙土及破碎残块,再使用特殊的溶液对地仗进行软化,最后进行灌浆回贴。通过谨慎地推压、回贴和整形,鼓起的壁画部分会重新变得平整、贴合、美观。
除了空鼓,壁画的第二大问题是“起甲”。这是由于壁画颜料层中所含胶质过多,以及地仗层内的收缩变化等原因所引起的开裂、起翘等现象。对于起甲的壁画,需要用特殊的溶液将颜料粘回地仗层。但对于已经发生颜料层剥落的壁画,则只能进行补绘了。这一类补绘,相比于大块脱落的壁画更让人头疼。这是因为文物修复工作需要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对遗址本体的改变。“在这个原则下,大片剥落的壁画,整体重绘便是。但一幅壁画上密布着几百个白点,就只能一个点一个点地调色绘制,又不能伤害到边上的原画,对画师来说反而更加困难。” 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副研究员宋燕告诉记者。
壁画师虔诚绘制
整个大昭寺壁画修复工程中最艰难、最重要的步骤是 “勾线”。除少量已揭取的吐蕃时期的壁画,大昭寺壁画的艺术风格主要是15、16世纪以后形成的“门唐”和“新门唐”流派。这次修复工程共聘请了包括丹增在内的三名主笔画师,均为全藏最出色的、最知名的“门唐派”画师的传人。
虔诚的丹增将修补大昭寺的壁画视为自己的荣耀,他每一笔都谨慎而仔细,待丹增勾线完成后,他的徒弟会对壁画上色,最后再进行做旧,如此一番工序,游人远看便觉得天衣无缝。即使绘画的颜料,同样大有讲究。这些壁画远可追溯到数百年以前,当时的画均由天然矿物颜料绘制而成,因此补绘时也会采用同样的材料,杜绝任何化学颜料。
“这三年来,困难不少,但最终都能一一克服,心里还是觉得相当宽慰。”宋燕说。这三年来,她和其他同事驻守高原时,都几乎日夜泡在工地上。夏季还好,时节一旦入冬就难熬了,严寒、干旱、缺氧会在高原上持续大半年,工程常在朔风大雪中进行。但即使如此,他们仍然将保护工程一丝不苟地推进到底。很少有人比这群专家更加了解这一幅幅承载着无尽历史的文物和壁画,因此,他们也是这片高原上最珍视这些壁画的人。
哲蚌寺:“新科技”修复古壁画
作为整个藏区最知名的寺庙之一,哲蚌寺并非一座寺庙,而是包含着一系列藏传佛教寺庙的庞大建筑群。哲蚌寺的壁画技法独特,具有浓厚的宗教和民族特点,画师从现实生活中提取素材,通过劲紧连绵的铁线描、兰叶描、金线描、银线描,晕染和平涂等多种绘画技法,创造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从这些壁画中,可以看到佛教艺术在西藏地区的发展、流传、演变的脉络,对于研究佛教史、美术史、美学理论,以及西藏的社会、历史都有特殊价值,它被世界各国学者视为佛教艺术中的一处奇苑。
对哲蚌寺的壁画修复工程于2012年开始启动。修复的壁画主要分布在措钦大殿的龙布拉康殿、内转经道,甘丹颇章阳光大殿,门厅四大天王等处,面积约1042平方米。
措钦大殿的内转经道内壁发生了严重的变形。要修复壁画,必须先恢复建筑墙壁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做了一个方案,就是将壁画揭下来,修复好墙体之后,再原位回贴。”郭宏告诉记者。
哲蚌寺措钦大殿内转经道的壁画揭取回贴工程,算得上是中国壁画修复史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它为今后藏区此类壁画的修复提供了范例。它也是“新科技”修复“老传统”的典范:在施工中,专家组采用了金相显微镜、X射线荧光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显微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等高科技的方法,对壁画结构、颜色和工艺进行了分析。此外,像内转经道中画面彻底消失的悲剧也不会再重演了,高精度的三维扫描仪和高清晰度摄影已经留存下了壁画的精确信息,供后人的存档、研究。
作者:张小叶
见习编辑:吴金娇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