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大棚下的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现场。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位于宝鸡市凤翔县(古称“雍城”)的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从今天起正式展开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协助,至今年12月结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宝鸡市文物局、凤翔县人民政府昨天在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联合举办考古发掘工作启动仪式,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宣布考古发掘工作启动。
▲保护大棚下的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现场。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外景。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是秦公陵园中迄今发现的较大的一座车马坑,位于秦公一号大墓东墓道南侧,平面呈凸字型,东西长86.3米,南北宽20米,深14.6米。勘探资料显示,坑内埋有3列车马,这种真车活马的随葬形式是秦始皇兵马俑的前身。200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对该车马坑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深度达到8米多,但因当时保护设施不到位,发掘工作被迫中止。2014年,在国家、陕西省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这里建成了车马坑保护展示大棚。同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编制考古发掘方案,启动车马坑考古发掘执照申报工作。今年3月,该坑考古发掘工作获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考古发掘启动仪式。
▲陕西省文物局局长罗文利宣布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启动考古发掘工作。
▲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孙周勇研究员介绍车马坑考古发掘计划。
▲与会领导和专家为考古队员授手铲。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开发的“拼先秦车马模型”及“拓雍城瓦当拓片”活动,是学生研学实践活动必不可少的项目。
秦公一号大墓车马坑为研究先秦陪葬制度、军队编制规模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次车马坑考古发掘工作,将揭开先秦社会活人、活马、真车陪葬的历史真相,对研究先秦历史文化,传承秦人开拓进取的精神、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卓越非凡的智慧,推进宝鸡建设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位于秦公陵园区的秦公一号大墓,是整个秦公陵园中最早发现、唯一发掘的最大墓葬。其平面呈“中”字型,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历经10年考古发掘(1976年至1986年),在中国考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占据了我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是迄今为止中国发掘的最大的土圹墓;该墓有186具殉人,是中国自西周以来发现殉人最多的墓葬;椁室的柏木“黄肠题凑”椁具,是中国迄今发掘周、秦时代最高等级的葬具;椁室两壁外侧的木碑是中国墓葬史上最早的墓碑实物;大墓中出土的石磬是中国发现最早刻有铭文的石磬,铭文多达180多个,字体为籀文,酷似“石鼓文”,依据其上文字推断墓主人为秦景公,他是秦始皇的14代先祖。墓葬形制和出土的3000多件文物,对研究先秦社会形态、丧葬制度等具有重要价值。
▲保护大棚下的秦公一号大墓。
▲秦公一号大墓中的“箱殉”“匣殉”。
▲秦景公石磬。
据有关专家学者介绍,这座车马坑的考古发掘,将为秦雍城遗址的展示和研究增加新亮点,为周原雍城遗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宝鸡彰显华夏文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积聚新动能。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将以车马坑考古发掘为契机,为大众开放考古过程,并适当给学生开展现场考古实践活动,让大众走进考古,了解考古,热爱考古,升华考古成果,实现“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保护成果人人共享”。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陕西省文物局 资料照片
编辑:韩 宏
责任编辑:朱 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