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像“空中芭蕾”的“无声响操作”,八次打破世界纪录
从1984年被选为青岛港第一批桥吊司机,许振超就立足本职,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练就了“一钩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先后八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
1987年,青岛港的桥吊正式投产,4个桥吊司机分两班倒,一班干12小时,许振超是其中的一员。青岛港新闻中心新闻公关部主任刘春修介绍,桥吊司机是个辛苦活,从早上8点干到晚上8点,白班一天三顿都在桥吊上吃饭,“他们基本上一天都不敢喝几口水,因为喝水多容易去洗手间,遇上码头卸货、装货,太浪费时间!”
在四五十米高的驾驶室,桥吊司机一直要俯看岸边轮船的泊位,计算从轮船到运输车之间的距离,还需“穿针引线”扣好集装箱上起吊用的锁孔,保证不能“脱靶”——集装箱的锁孔仅一块香皂大小。
从15至20层的高楼往下,在一个12米长、2.4米宽、2.4米高的标准集装箱上,精准定位4个香皂大小的锁孔,长期下来,眼睛受累不说,脊椎一直90度弯曲也受不了。
“你知道,人家叫我们桥吊司机什么吗?‘铁匠’‘拆船的’!”许振超笑着说,其实,别人起的绰号也没错,那么重的集装箱碰一起可不得有声响嘛!转念一想,能不能搞劳动竞赛,让大家做到稳起、稳行、稳落,文明生产、无声响作业呢?
许振超曾做过统计,桥吊故障中有60%是吊具故障,吊具容易坏主要是与集装箱碰撞造成的。为减少桥吊故障,势必要对集装箱“轻拿轻放”。有的工人提出异议,横竖都是摆集装箱,轻拿轻放耽误进度、少拿工钱。对此,许振超以身作则,自己先练习,通过控制小车水平运行速度和吊具垂直升降之间的角度,在起落点之间,钩走弧线,跳出了优美的“空中芭蕾”,不仅稳准轻,而且动作连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很快,“无声响操作”成了许振超的又一项拿手绝活,更成为青岛港的独创。
“无声响操作”实现后,熟能生巧,生产效率随之提高。2003年4月27日夜,许振超带领桥吊队的工友们,仅用6小时15分钟,就完成了“地中海法米娅”轮3400个标准箱的装卸,创出了每小时单机效率70.3自然箱和单船效率339自然箱的世界纪录。此后五年,许振超带领桥吊队,先后八次打破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使“振超效率”享誉全球。
爱钻研爱琢磨,坚信“知识改变命运”
1950年,许振超出生。上小学之后,许振超有两个梦想:一是当飞行员,翱翔天际,因为报纸上总说飞行员如何如何厉害;二是当工程师。幼年的许振超跟爸爸出门钓鱼,看父亲用自己做的轮滑卷渔线,打心眼里佩服父亲的手艺。
1964年,许振超考上青岛二中。其中一年,有单位来选拔飞行员。最后一轮二选一,许振超被淘汰下来,很是难过。
1967年底,初中毕业的许振超,因家庭生活困难,进入国营青岛第七棉纺织厂工作。他进厂后第一份工作在动力科,主要是推小车运煤、烧锅炉。
启蒙恩师姜师傅告诉他:“咱们这可都是太上老君的徒弟,做事情讲究掌握火候,千万不能让火烧着眉毛。”一天24吨煤,一个班来回跑,如何装煤最有效、运煤最省力、烧煤同时保证生产安全……。”一天24吨煤,一个班来回跑,如何装煤最有效、运煤最省力、烧煤同时保证生产安全……。
1968年,棉纺织厂车间缺人,需从动力科挑个能干的去帮忙,小许被挑走了。人家都替许振超高兴,可许振超自己却觉得,烧锅炉是个技术活,换作在车间里推纱,工作环境轻松,但整日棉花毛缠得满头满脸,很不爽利。许振超琢磨着,推纱太没技术含量,得学点别的知识,就主动向车间相熟的电工讨教。
1974年4月,许振超离开国棉七厂,进入青岛港第二作业区机械四队。彼时的青岛港,装卸作业方式很落后,体力劳动繁重,工作环境艰苦。
“当时我就想,难道码头工人就不能摆脱这种出大力、流大汗的命运吗?”许振超回忆说,渐渐地,青岛港进口了一些现代化机械设备,但由于工人们不了解使用和维护技术,设备经常出故障,有的设备用不到一年就坏了,还有的酿成了事故。“缺少知识误人误事,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
这回,许振超的师傅又姓姜,人称“姜大怪”。一次出工,码头的皮带机电机需要换向,原理很简单,就是把三相电源线任意两相互换。许振超初来乍到,哪里知道,而且姜师傅也没教过……“姜大怪”冲着第二趟来到电机旁边的许振超就是一顿数落:“这么大的个子,电机换向、反转调相都不会?”
许振超暗下决心,发奋努力,凭着以前掌握的电工基础知识,又去买书、又在业余实践摸索,很快对码头所用的各式电器了如指掌。
又有一次,一台先进的电磁吊不知道怎么用着用着就坏在码头上,姜师傅被请去修,许振超跟在旁边。姜师傅认定是保险丝跳闸,然而,换了五六盒保险丝,机器还是没有半点反应。许振超壮着胆子凑上前去看,发现是整流元器件烧了。“姜大怪”乍一听不相信,后来见许振超掏出一个自制的万用表,隐约觉得有戏。
待到许振超骑自行车采购新的整流元器件换上,电磁吊果然重新运作起来。自此,不仅姜师傅对许振超另眼相看,许振超自己也越发坚定了“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成就感蹭蹭地往上涨,去上班都哼小调了。
作者:付鑫鑫
实习编辑:罗娜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赵征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