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卡盐湖景区内,左边是盐湖,右边是观光小火车。
“茶卡”是藏语,意为盐池。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蒙古语,盐湖),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为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
距离网红打卡地——茶卡盐湖仅3公里左右的巴音村,是一个靠着旅游发展起来的美丽乡村。如今,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农家乐、家庭宾馆,各家也有了自己的小汽车。
“现在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一年房租能收15万元。”6月19日,巴音村妇联主任申得屏接受记者采访时,满脸笑容。
▲茶卡盐湖被誉为中国的“天空之镜”。
农家乐家庭宾馆,让钱袋子鼓起来
时间回溯到2013年,巴音村实行城乡一体化改造,从20多公里外的老村址迁移到现在的“黄金地段”。申得屏回忆说,在老村以种青稞为生,产量不高、收入很低,娃娃们上学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搬到新址,14岁的大娃和8岁的二娃读书也方便了。
2014年,到茶卡盐湖”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申得屏开始经营农家乐和家庭宾馆,300多平方米的房子最多可同时接待二十几桌客人。“去年一年赚了20多万元,但是太累了。”申得屏说,今年,她将房子盘了出去,租金15万元。
村扶贫第一书记刘予洪补充说,一开始是党员带头经营农家乐、家庭宾馆,后来,大伙儿看收益可观,纷纷效仿。为了搞好旅游服务,全村每年组织120人次参与餐饮宾馆服务行业标准培训,“一开始,我们也有收到游客投诉,后来,培训上岗,服务质量就上去了,有的家庭宾馆比星级宾馆也不差”。
这不,村民许雅雲正踩着楼梯,在维修阳光房。他家的阳光房里种着各式花草,为简单的家庭宾馆增添了不少亮色,十分“小清新”。
别看许雅雲是个藏族小伙,但普通话十分标准。他告诉记者,自己高中毕业后,在北京、西宁等地学过餐饮旅游管理。后来,巴音村宾馆服务行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就回老家了。“在家能够照顾89岁的外婆,和父母一起生活,一年有八九万元的收入,比外面打工幸福多了。”许雅雲说。
同样是藏族同胞的,还有祁永娟(汉族)的丈夫。祁永娟告诉记者,碰上旅游淡季,丈夫就会开着工程车去运送沙子、矿石,现在修路、造房多了,对运输车辆的需求也高,“以前种地,一年就两三万块钱;现在,光是宾馆餐饮一年能挣14万。”
▲许雅雲和母亲站在自家庭院里。
海西全域旅游,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凭着“茶卡盐湖”的颜值,巴音村发展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只是海西州发展全域旅游的一个缩影。据副州长钱国庆介绍,2018年,海西全州共接待游客171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98.7亿元,旅游业呈现井喷式发展。
在青海省,14座5000米以上对外开放山峰,有一半在海西;昆仑山国家地质公园、玉珠峰国家登山训练基地闻名海内外;天然草原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占海西全州面积的1/3;沙漠化土地占全省沙漠总面积的75.6%,瀚海戈壁一望无际,拥有中国最大最典型的雅丹地貌群;湿地面积占全省湿地面积的46.7%,数百条冰川占全省冰川总面积的62%……加之,丰富的民俗文化、节庆文化、游牧文化、饮食服饰、手工艺品等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成为海西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基础。
近年来,海西州提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全景海西”战略,统筹推进海西全域旅游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天空之镜”茶卡盐湖、“高原秘境”哈拉湖、水上雅丹、雪山温泉、海寺花海等一批重点景区景点知名度越来越高。《海西州加快发展全域旅游·全景海西的实施办法》提出,力争到2020年,海西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2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旅游业增加值拉动第三产业10个百分点。
▲巴音村家庭宾馆里,干净整洁的标间。
来源:本报记者 付鑫鑫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王星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