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揭晓,陕西6个考古项目冲刺“文物界奥斯卡奖”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初评今天正式启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结果,共有36项考古入围初评。其中,陕西省的“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大墓”等6项考古榜上有名。
据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始于1990年,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当年重大考古发现,被称为“文物界奥斯卡奖”。它是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每个年度举行的一项活动。其评选标准要求符合国家文物局的报批手续,并保证发掘质量,发掘内容要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且为中国考古学科提供新的内容信息及新的认识。本届评选,评选活动办公室收到各发掘资质单位主动申报参评项目36项作为初评候选项目。此次评选将由全国87家具有考古发掘资质的单位和中国考古学会第七届理事共同投票,从36个初评项目中评选出20项进入终评。
秦岭地区首次发掘早期现代人化石及生活遗迹
“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位于汉中市南郑区梁山镇南寨村附近,该遗址是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1.5万年期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具有十分重大的学术意义。
中国及东亚地区的早期现代人是演化自本土古人群,还是自非洲迁徙而来?2018至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和龙岗寺遗址管委会联合组队,对疥疙洞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中获得一批丰富的古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在27平方米的发掘面积中,发现人类活动面、石器加工点、火塘等遗迹,出土人类化石、石制品、烧骨、动物化石等遗物万余件。其中,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工具、断块和片屑等,工具多见以石片为毛坯的中小型刮削器,其次为尖状器,属于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
同时在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早期现代人化石,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早期现代人演化自本土古人群假说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研究团队认为,疥疙洞遗址发现的人类化石具有典型的早期现代人特征,是中国南北过渡地带秦岭地区首次发掘出土的早期现代人化石。特别是从中发现的共生关系清晰的早期现代人化石和华北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显示其制作和使用者应是生活在疥疙洞附近的早期现代人。而小石片石器工业是华北地区自旧石器时代早期以来长期流行的,由中国本土直立人创造的石器工业,从直立人阶段到早期现代人阶段,中国石器的类型和制作技术并未发生明显的转变,这充分表明该地区的早期现代人可能演化自本土古老的人群。
史前城址核心区出土各类遗存数以万计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位于陕西省神木市高家堡镇,地处黄土高原北部毛乌素南缘。初建时代不晚于公元前2300年,废弃于公元前1800年前后,面积达400万平方米以上,是中国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早期阶段城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的发现对于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形成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目前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遗址发现了由皇城台、内城和外城三部分构成的石砌城垣,是目前中国发现最大的史前城址。城外还分布有数座线性分布的“哨所”类建筑遗迹,构成石峁外围的“预警”系统。
皇城台是石峁遗址的核心区域,在4000年前,这座石头城中的高等级贵族就居住在这座高台之上,并可能在这里从事宗教祭祀等活动。从2016年开始,考古工作者对皇城台的门址、东护墙北段上部和大台基三个区域进行发掘,出土了数以万计的玉器、骨器、陶器、石雕及纺织品残片。为进一步准确确定皇城台的建造年代,北京大学教授吴小红与科研团队一起,从皇城台遗址的多个位置取了紝木、壁画草拌泥、骨、白灰面、木炭等82个样品,进行碳14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皇城台建造和早期使用的年代在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1900年这一时间范围。
秦咸阳城遗址考古成果丰硕
“陕西省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考古工作者首次在秦咸阳城遗址区域内发现秦代大型国家府库遗存。这是继20世纪70至80年代发掘秦咸阳宫遗址以来,在秦咸阳大遗址保护区内再次发现的秦代大型官署建筑遗址。
此次发现的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窑店镇,地处秦都咸阳城宫区以西的胡家沟塬地。遗址建筑四面为夯土垣墙,墙体厚度约3米,宽19.5米,总长110米。发掘过程中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质编磬残块,目前已在23件残块上发现了小篆“北宫乐府”等字样,再次证实了秦代设乐府的史实。
考古专家在秦咸阳城六号宫殿建筑遗址考古发掘中,意外发现了类似今天“无障碍通道”的特殊“通道”——由阶梯和斜坡组合设计的通道,但这种特殊通道究竟供哪类人使用,仍需继续探究。六号宫殿建筑遗址,是秦咸阳宫区内已知最大体量的高台建筑,位于秦咸阳城遗址的核心区域。它是以高台为主体的秦宫建筑,东西长约128米,南北宽约78米,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顶部到地基的总夯土高度超过11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高。
此外,在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区,考古人员还发现了石铠甲制作遗存,包括石料、坯料、废品和打琢的碎渣以及编联所用的铜条、铅条,还有铁锥、钻、刀、磨石等工具。石铠甲制作遗存的一些特征与秦始皇陵出土的石铠甲完全一致。
秦兵马俑一号坑首次发现下下级军吏俑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秦兵马俑陪葬坑是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一组大型陪葬坑,其中一号坑面积最大,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14260平方米,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6000余件。 2009年至2019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一号坑进行第三次正式发掘,发掘位置位于T23方,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发掘陶俑220余件、陶马12匹、车迹2乘,以及大量的兵器、建筑遗迹等。众多新发现对秦俑坑的性质、艺术风格、工艺特点及政治军事制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
考古专家根据陶俑的冠式和铠甲、服饰的不同,将陶俑分为高级军吏俑、中级军吏俑、下级军吏俑、下下级军吏俑、一般武士俑等5个等级。据考古专家介绍,“这次重要的新认识就是,在原先下级军吏俑基础上,划分出下下级军吏俑这个新的陶俑等级,为俑坑军阵的排列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秦陵陵西大墓出土国内所见最早单体金骆驼
“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在秦陵陵园外城西侧勘探发现一处有规划的高等级陪葬墓区,从中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灰坑120座、陶窑4座、古河床4条,发现14座墓葬陪葬坑。发现了目前为止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的空白。其中一座“中”字形墓葬距秦陵外城仅100多米,考古专家推测,墓主与秦始皇关系非常密切!考古人员对位于秦陵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的一号墓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器物。
“出土的金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考古专家表示,秦陵陵西这批墓葬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有助于对秦代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
十六国时期最大墓葬出土文物体现民族融合
“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大墓”。2019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南郊焦村墓地考古中,发现了两座规模巨大的十六国时期墓葬(编号M25、M26),其中一座墓葬(M25)总长超过80米,深度达18米,前、中、后三个墓室,且有壁画,随葬器物较丰富,为关中地区发现的十六国时期最大的墓葬。
专家认为,该项目发现的十六国大墓,是目前发现的十六国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结构相对完整、随葬品较为丰富的陵墓,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出土文物带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相互影响与交融的特点,许多墓葬建造规制与方法开隋唐时期葬制的先河。
新闻链接: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候选项目
(按年代从早到晚排序)
1、陕西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
2、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
3、浙江义乌桥头遗址
4、内蒙古化德四麻沟遗址
5、河南灵宝城烟遗址
6、山西夏县师村遗址
7、黑龙江齐齐哈尔洪河遗址
8、山东日照苏家村遗址
9、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
10、山东滕州西孟庄遗址
11、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
12、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
13、安徽肥西三官庙遗址
14、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
15、河南济源柴庄遗址
16、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
17、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
18、河南伊川徐阳墓地
19、浙江安吉龙山越国贵族墓园
20、山东滕州大韩东周墓地
21、吉林双辽大金山遗址
22、陕西西咸新区秦咸阳城遗址
23、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兵马俑一号坑T23方
24、陕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25、广西武宣勒马秦汉城址
26、湖北荆州胡家草场西汉墓地
27、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
28、河南洛阳西工区纱厂路西汉墓
29、陕西西安焦村十六国大墓
30、江西赣江新区七星堆六朝墓群
31、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
32、重庆江津石佛寺遗址
33、广东”南海I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
34、江苏南京官窑山明代官窑遗址
35、浙江杭州钱江新城古海塘遗址
36、安徽濉溪长丰街明清酿酒作坊群遗址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 宏
图:陕西省文物局
编辑:赵征南
责任编辑:付鑫鑫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