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轮椅上已经熬过快10年了,日常大部分生活需要靠妻儿协助,现在终于可以自由行走了。感谢浙大二院医生们,是他们让我重新站起来,迎来了第二次生命。”今天上午,在浙大二院病房内,63岁的张明(化名)拉着神经内科罗巍教授的双手动情地说,他去逛了西湖,好多年没逛了,真是幸福。
DBS手术解除“帕魔”禁锢
“我家三兄弟都是这个毛病,发病都有十多年了,二哥只能坐在轮椅上,三哥要拄拐杖,就我还能勉强走走路。”这是三弟2017年初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神经内科罗巍教授门诊时说过的一句话。这番话当即引起罗巍教授的高度重视。接诊后,经过细致查体、分析病史,并结合早发病史(50岁前发病)和家族史(三兄弟均患病),罗巍教授判断三兄弟患的是帕金森病。随后的基因检测结果证实了他的判断:三兄弟均携带相同的两个致病突变基因PARK2,该基因是帕金森病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
随后罗巍教授根据三兄弟的病情,为他们制定了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调整后,三兄弟症状明显改善。然而二哥张明的症状依然严重,且伴有明显的异动症,时不时不受控制地手舞足蹈。患病多年,将他从一个“能人”几近变成了一个“废人”,不仅出行完全依赖轮椅,而且多年的服药历程也完全磨光了他的耐性,不吃药时,身体僵直。且最近一段时间药物治疗效果越来越差,以往吃了药可以维持4~5个小时发展到后来仅能维持1个小时。随着病情不断加重,张先生渐渐丧失了对未来生活的信心,情绪日益低落。罗巍教授团队考虑到患者63岁,处于帕金森病中晚期,病程5年以上且较大药物剂量治疗效果仍然不佳,在与家属沟通后,决定对他采取深部脑刺激术(DBS)疗法:通过在脑内特定的神经核团植入电极,干扰神经细胞放电,以缓解患者的症状。2019年9月,张明成功接受了DBS手术。从依赖轮椅、举步维艰、严重异动到行动自如、生活自理,整个家庭重获新生。
“DBS手术”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帕金森患者都适用?
“当今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两种方法。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每位患者都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罗巍教授介绍,目前手术治疗主要是深部脑刺激术简称“DBS”,也就是我们通常听到的“脑起搏器”。手术是在大脑的特定核团中植入电极,常用的两个脑深部特定核团为丘脑底核和苍白球,通过电极发出高频电刺激,阻断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达到减轻帕金森病运动症状的目的。
DBS手术是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一个选择,是部分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可以考虑的治疗手段。DBS手术对于帕金森病的三大主症——震颤、僵直、运动迟缓,和长期用药的副作用——剂末效应和异动症等都有显着疗效,极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DBS自1987年在法国首例植入,已经有30多年了,目前全球已有数十万患者受益于该疗法。
“每一个帕金森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DBS手术对每个患者目的也是不一样的。”罗巍教授介绍,适用做DBS手术一般要符合以下症状;首先原发性帕金森病,并且服用复方左旋多巴曾经良好疗效,服用药物后疗效已明显下降或出现严重的运动波动或异动症,影响生活质量等情况。“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我们浙大二院开展DBS这么多年,有我们独到的经验。”罗巍教授介绍,拿年龄来说,指南上是建议75岁以下,我们上个月刚做的就有一个79周岁的患者。不过,虽然年龄对于DBS手术并不作为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但高龄患者术后往往伴随着认知损害、步态冻结和摔跤风险高等情况,还是最好选择在年轻一些时手术。
做一次DBS手术能用多久?“以前DBS的刺激器,由于技术的限制,3-5年就必须更换一次,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不便和不小的经济负担。”罗巍教授介绍,随着科技革新,现在的机器能体外充电,更小巧,更安全。像二哥张先生装的这个就能至少使用20年。20年的质保,30年的服务,对很多患者来说基本上就是“一次植入,终身受益了。”DBS术后患者可以停药吗?在手术之后至开机之前,患者还是需要保持术前的药物剂量。但是在刺激器开机或运行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减少药量。极少数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可以停用药物,但以后迟早还是会再需要用药。
“DBS不是一种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于所有的疾病而言,治疗的手段总是滞后于疾病的发展,对于帕金森病也是如此。”罗巍教授表示,但毋须过分悲观,至少我们现在还有DBS手术这一个选择,它已经为成千上万帕金森病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在未来的岁月里,我们相信更多的科研成果将会应用于临床,令更多帕金森病患者受益。
作者:刘海波
编辑:付鑫鑫
责任编辑:蒋萍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