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文汇讲堂第8期嘉宾)
【导读】当地时间7月31日,NASA官网突发新闻:隶属于NASA的过境系外行星测量卫星(TESS)有了新发现:一颗距地球31光年的行星GJ 357d位于宜居区,并与其他行星一起绕恒星运行。科学家称若该星球存在稠密大气层,则极可能像地球一样表面可留存液态水,“具有类似地球的宜居条件”,或成为可维持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目前,这颗行星的确切大小仍未知,若它确实由岩石构成,它的大小或许可能是地球的两倍。研究人员推测,该行星距地球31光年元,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每55.7天公转一次。这则消息为人类探索太阳系之外的高级生命又添加了新的进展。在竞争激烈的深空探索中,中国进展如何?
在近日举行的2019软件定义卫星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文汇讲堂第8期嘉宾)透露中国将于 2020 年发射火星车。目前,火星车已经研制完毕。火星是目前确认的有望改造成人类家园的第二地球。而嫦娥五号对月球的探索将积累丰富的经验。
我国 2020 年发射火星车,目前已经研制完毕
我们将通过火星卫星、火星着陆器、火星车天地联合探测火星。目前,火星车已经做好。根据国家航天局此前的消息,我国准备在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次年登陆火星。探测器将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
这是因为,地球距离火星近点约为5500万公里,最远点则超过4亿公里,地球绕着太阳转一圈是365天,而火星绕着太阳转一圈大概是687天,只有地球与火星夹角为70°时发射探测器才能如期抵达火星——而这个机会窗口,每隔26个月才有一次。有时候地球在太阳的这一侧,火星则在太阳的另一侧,不经计算地发射,探测器很难抵达火星。只有赶在地球和火星达到一定夹角时,在地球上发射探测器才能成行。发射之后,火星探测器还要经过至少7个月的飞行,才能抵达火星轨道。根据统计,人类历史上探测火星已有45次,但成功的只有18次,成功率仅40%。
中国首次公布的火星探测器外形
地球和火星将有望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首先是大家最为关心的问题:火星上究竟有没有生命?火星探测的首要科学问题,就是期望在探测火星生命活动信息上有所突破。这包括现在生命的信息,过去是否存在过生命,火星生命生存的条件和环境,生命起源和地外生命探索。
其二是为火星本体科学积累资料,包括火星磁层、电离层与大气层的探测与环境科学,火星地形地貌特征,火星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地质特征与构造,火星内部结构成分探测,火星的起源与演化以及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等等。
其三是探讨火星的长期改造、人类移民、建立人类第二个栖息地的前景。其总目标是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
地球受到太多的自然威胁,加上人类自身的一些行为,未来很可能不再宜居。我们一定要在太阳系里找到一个对象,探讨能否把它变成第二个地球,让人类能够大量地迁居到上面去。目前来看,唯一可能的天体就是火星。
通过人类的智慧和长期努力,火星这颗贫瘠的行星能够被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蓝色湖泊的新世界,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地球和火星这一对行星,也有望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地球和火星这一对行星,也有望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
嫦娥五号将实现4个重大首次突破,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肩负完成中国探月阶段任务的嫦娥五号将实现多个首次,主要包括实现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探测器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等等。
地球距离月球平均距离为38.44万公里,要降落、取样,还要回来,艰难程度远超“三藏取真经”。嫦娥会有一大堆的技术难题,目前全部突破了,嫦娥五号一定能安全返回。
嫦娥五号目前实现突破的核心技术包括:运载发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下降、月面采样、月面上升、交会对接、环月等待、月地转移、轨道分离、再入回收12个部分。
嫦娥五号将实现4个重大首次的突破,即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动采样;首次从月面起飞;首次在38万公里外的月球轨道上进行无人交会对接;首次带着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
嫦娥五号(资料图)
通过环月卫星探测、月面软着陆探测与月球车勘察、月面软着陆探测与采样返回的实施,为我国载人登月和月球基地建设积累经验和技术。在此基础上,人类将开启重返月球的新征程,并孕育出月球科学的新突破,最终形成人类开发利用月球的能力。
在深空探测方面,我国应围绕空间科学重大问题,统筹开展太阳、类地行星、巨行星和小天体的探测,突破深空探测核心技术,建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体系,使我国基本具备探测太阳系主要天体的能力,在深空探测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深空探测上,中国应该飞得更远,中国也有能力飞得更远!
来源:综合网络
作者:欧阳自远
编辑:袁圣艳
责任编辑: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