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不同的建筑从不同侧面,提示着上海这座城市所特有的地位与身位——这是一座富于现代化气息的国际大都市,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这是一座地处江南中心地带、承载江南文化衣钵的城市,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枕水而居的千年传统,成为城市的底色;这更是一座时时领风气之先、始终奋进新时代、立志创造新奇迹的城市,从不断刷新的上海高度、上海速度里,能读到中国的“高度”、中国的“速度”、中国的“温度”。
“世界那么大,是不是先到上海来看看?在这“迟来的春节”十一长假期间,我们将推出四篇【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精编图文,在这里可以阅读上海、读懂上海,体验上海、爱上上海。昨天看过上海的历史,第二篇推出【中西交汇篇】,看上海的大学建筑传递着哪些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宗明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7月出版,定价480元,右为第二编目录
显示立志“比肩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
徐汇区华山路1954号
上海交通大学始于1896年清政府创立的南洋公学,其徐汇校区是中国唯一建于19世纪、一所大学横跨三个世纪使用至今的大学校园。早期建筑整体布局为英美学院式平面布局——方格式格局,此形式常见于英国中世纪和美国早期的大学,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与中国传统建筑注重对称的布局截然不同。这也显示出交大自创办之初就立志“比肩欧美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
历经120多年,上海交通大学早期建筑仍基本完整地保留了下来,共计16处建(构)筑物,从1899年建成的中院到1954年的新上院,其间还有新中院、图书馆、北四楼、盛宅、体育馆、执信西斋、工程馆、总办公厅、校门、科学馆、文治堂、新建楼、五卅纪念柱,以及史霄雯、穆汉祥烈士墓。
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是中国唯一建于19世纪、一所大学横跨三个世纪使用至今的大学校园
交大早期建筑在营造、设计等方面的重要成就和价值,集合了邬达克、庄俊、范文照、杨锡鏐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能够在一座校园内集中起这些经典作品,并不多见。
这些建筑如同一个展现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变迁的博物馆,从起初安妮女王风格的中院和老上院,到折衷风格的新中院和巴洛克风格的图书馆,再到装饰艺术风格的工程馆和学院派风格的体育馆和总办公厅,以及校门的民族主义风格,大礼堂的现代主义建筑形式,新上院的社会主义民族风格……一直都跟随着时代的潮流。其中有的建筑本体已较为少见,如建于1910年的新中院,具有起源于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外廊式建筑风格,已经成为上海地区保留的为数不多的实例。
交大早期建筑中很多都采用了当时先进的建造材料和技术手段,如1910年建造的新中院已经在中庭安装了玻璃屋顶;1925年建造的体育馆使用了跨度大于20米的钢桁架,室内还配有用锅炉调节水温的游泳池;1930年建成的执信西斋安装了抽水马桶,是当时国内条件最好的学生宿舍。
历经时代变迁,上海交大早期建筑传递着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构成莘莘学子的宝贵青春记忆。
交大早期建筑在营造、设计等方面集合了邬达克等近现代建筑大师的作品(书内插图)
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教会大学呈现统一的中国古典复兴风格
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
长宁区万航渡路1575号
圣约翰大学,这所成立最早、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教会大学,是近代上海乃至全国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如今在长宁区万航渡路华东政法大学校园内,中西合璧的建筑依旧静谧祥和,向人们述说着那段历史。
1878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购得84亩沪西梵皇渡地区的土地,并将圣公会原有的培雅书院和度恩书院合并,于次年创办圣约翰书院。1892年开设大学课程,全面引入现代西方学科学制和校园活动。
在卜舫济校长的推动下,1902年的书院成为圣公会私立大学,更名为圣约翰大学。1905年在美国华盛顿注册为综合性教会大学,设文、理、医、工、神五个学院以及附属预科学校,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多所名牌大学皆承认其学历,毕业生可直读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也成为中国第一所授予学士学位的大学。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圣约翰大学迁往公共租界,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等校组成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1939年迁回原址。1950年与美国圣公会脱离关系,改由国人自办。1952年院系调整,各学科并入上海各高校,原址成立华东政法学院。
19世纪的圣约翰大学,仅有礼拜堂、怀施堂和科学馆,后不断扩建,陆续增建思颜堂、思孟堂、罗氏图书馆等多座重要建筑,形成以大草坪为中心的建筑群。
其中,1894年始建的怀施堂为标志性建筑,因纪念创始人施约瑟得名(1951年改名为韬奋楼)。怀施堂由通和洋行设计,平面呈日字形围合布置,两进院落。西式建筑的体量之上加以中国式屋顶,四角翘起,学院希望新校舍“务将中国房屋之特质保存”“屋顶之四角,皆作曲线形”。之后陆续新建的建筑,如范文照设计的交谊楼等,大多延续了怀施堂的手法,使校园呈现出统一的中国古典复兴风格。
圣约翰大学是成立最早、在华办学时间最长的教会大学(书内插图)
营造美国哥特复兴风格的异域风情,在近代中国大学中独树一帜
沪江大学近代建筑
杨浦区军工路516号
“对于1926年来访中国的人而言,如果旅行者从上海进入这个国家,在郊外,他的轮船就会经过一所学校的建筑群,他会被告知这是由美国浸礼会办的沪江大学。”这里所描述的便是与圣约翰大学齐名,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沪江大学。
1906年,美国浸礼会在四川路创办浸会神学院,随后利用校长柏高德在军工路买下的土地,修建新校园。1907年学生宿舍北堂建成,1909年建成了第一栋综合性建筑思晏堂,随后以其为中心,建造若干栋建筑,形成了早期的校园布局。
1909年浸会大学堂开设,两年后与神学院合并为上海浸会大学。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1917年在美国弗吉尼亚州注册立案,并获得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
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教会大学之一——沪江大学,1996年重组为上海理工大学(书内插图)
1918 年校园南扩,陆续增建了图书馆等建筑,至1928年已有30余栋,形成文、理、商、教育四个学院,沪江大学的格局基本形成。
沪江大学的校园建筑,没有像当时其他高校一样,尽力通过本土化让国人产生心理认同,而是营造了美国哥特复兴风格的异域风情,使其在近代中国大学中独树一帜。清水红砖砌筑、陡直的两坡红瓦屋面、砖混结构,以及随处可见的老虎窗、尖券双窗、小尖塔、木制垂花吊顶、玫瑰花窗等,都呈现出浓郁的美式风情。校园布局以美国弗吉尼亚州校园为范本,采用美国大学的规划设计手法,重视建筑与自然的融合,犹如一个大公园,中心景观面向黄浦江敞开。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沪江大学撤并入各校,原址组建上海工业学校,历经多次变迁,1996年重组为上海理工大学。
如今漫步在校园内,依然能感受到当年徐志摩在此求学时,青年学子意气风发,漫步黄浦江边的惬意时光。
图书馆为砖木结构建筑,长条形平面轴线对称,清水红砖外墙,上坡红瓦屋顶
下篇看点:
【都会映象篇】大光明电影院、国际饭店、原四大公司
编辑:袁琭璐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