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因病去世,白宫降半旗致哀。文汇报记者李念昨天就金斯伯格的法律贡献和对美国大选的影响采访了上海交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法与社会研究院院长季卫东。
美国的“黑脸包公”:用法律技艺维护各类平等
文汇报: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露丝·巴德·金斯伯格于当地时间18日去世,终年87岁,引发美国社会极大关注,美国国会降半旗致哀;CNN做了很长时间的专题直播,采访了诸多的美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关联人事;华盛顿特区的最高法院门口粉丝们纷纷前来悼念,一时人头攒动。
金斯伯格作为第二位入主最高法院的女性,并且是犹太人,终身为女性的平等和公平做斗争,她个人也成为美国人的偶像。从法律层面,您怎么评价金斯伯格的成就?
1993年克林顿总统任命金斯伯格出任大法官
季卫东:金斯伯格大法官是一个传奇。她是第一位在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也是第一位主持同性恋婚礼的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虽然她并不是激进的女权主义运动领袖,但却娴熟地运用法律技艺来维护平等的正义理念——无论是性别平等,还是种族平等,抑或是婚姻形态的平等,她永远是平等的同道者。
她善于把残疾人、移民等各种弱势群体的呼声都转写到制度的框架里,不是通过街头行动或者暴力,而是以法言法语的论证力量来推动社会以及宪法秩序的变迁。很多进步的法律家面对纠纷和冲突倾向于保持超然的、温良恭俭让的态度,并不主动出击,但金斯伯格大法官却敢作敢为。
2013年6月,她在Shelby County v. Holder 一案审理中,当庭宣读对首席大法官起草的判决文书的异议,赢得民间一片喝彩声,并获得“金石破格(Notorious RBG)”的绰号。从此她俨然成为美国的“黑脸包公”,并衍生出各种形式的文化符号。
在我看来,人们在金斯伯格身上寄托了“法官应为宪法的守护者”这一期待。
当地时间9月18日,民众聚集在美国最高法院前缅怀逝世的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
特朗普准备行使提名权,拜登称应由新总统决定
文汇报:金斯伯格上次引发中国读者关注是在2016年,因为她对特朗普总统做了负面评价。现在她的去世,使得最高法院内9位大法官的左右格局失去平衡,您预测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司法格局会否直接影响还有50天不到就要展开的大选?
季卫东:目前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有五名属于保守右派阵营,包括金斯伯格在内的另外四名是自由左派。金斯伯格大法官以87岁高龄感染新冠病毒,从7月14日起开始住院,她最担心的就是被保守派取代,造成最高法院完全右倾化,希望自己能坚持到新总统产生之后再辞世。但非常遗憾,她终究未能如愿,因为胰腺癌并发症而辞世。
就在两年前,特朗普“力排众议”,提名卡瓦诺担任大法官,两党便一路展开激烈博弈。共和党与民主党都想在联邦最高法院占据有利格局。当时,围绕大法官的提名呈现出截然相反的评价,并且完全以政治立场作为划分。最终,共和党占据了优势。
这次的博弈将更激烈。就在噩耗刚传来之际,尽管存在所谓“瑟蒙德法则”——要求参议院在总统大选之年尽量避免处理大法官提名事,但这并非禁止性规则,特朗普总统及其团队还是有些跃跃然,试图争取第三次行使大法官的提名权。他的支持者、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也迫不及待地与共和党党团成员进行联系,宣称将为特朗普提名的候选人投票,露出一副很难看的吃相。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拜登则立即牵制这种动向,表示接替金斯伯格的人选应该由11月选出的总统来决定。
由此可见,金斯伯格法官的去世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成为选举战中的一张牌。
如果特朗普强行提名保守色彩鲜明的候选人,就会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审查以及议员大会表决过程中遭到民主党的激烈抵抗。为了避免节外生枝,特朗普可能不会“霸王硬上弓”非得在选举前夜匆忙提名大法官。即便他想提名,也理当尽量选择不会挑动民主党决战情绪的稳健人士,但这样就未必能巩固甚至加强保守右派的优势。假如特朗普对自己的再当选很有自信,或者能采取其他手段获得连任,那他当然宁可在选举结束后再从容遴选中意的大法官。但目前特朗普选情的走势有些不妙,连任的前景并不明朗。这就有可能加强他尽早任命替代大法官的诱因。
金斯伯格辞世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九位成员,自由派有四位:索尼娅·索托马约尔(Sonia Sotomayor)、艾蕾娜·卡根(Elena Kagan)、斯蒂芬·布雷耶(Stephen Breyer)和鲁斯·金斯伯格(Ruth Ginsberg);保守派有五位: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John Roberts)、大法官塞缪尔·阿利托(Samel Alito)、内尔·戈萨奇(Neil Gorsuch)、布雷特·卡瓦诺(Brett kavanaugh)和克拉伦斯·托马斯(Clarence Thomas)
大法官遴选过程政治化,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性
文汇报:您一直就很关注金斯伯格大法官,您认为她及她所在的美国联邦高等法院,对中国的司法改革有何启发?
季卫东: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提名,经过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审查以及议员大会表决通过后就任。这就很容易使大法官的遴选过程政治化。
尽管制度设计的初衷并不是要让人事审议聚焦候选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倾向,而是综合判断其专业素质以及作为司法终局判断者的适格性。但是,参议院的大法官任命公听会以及议员大会表决的结果往往取决于当时政党的力量对比关系,这就难免助长司法的政治化倾向。
当然,在那些信奉现实主义的法学家和政治学家看来,司法也是一种政治,判决受法官的价值取向或者思想目标的影响是不足为奇的。
但是,我认为这种立场抹杀了立法与司法之间的区别,其实不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性和法律体系的整合性、连续性。
在我看来,司法的本质是通过辩驳和论证进行判断,在不同主张之间进行说服力竞争的沟通中选择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因此法院采取抗辩制是非常重要的;判决在根据多数意见做出并充分出示理由的同时,最好还应该记载少数意见乃至反对意见,只有这样的透明化举措才能切实提高司法判断的质量,并为法律制度的发展和创新提供重要的思想线索。
或许这就是金斯伯格大法官的传奇人生对中国司法改革的启示意义吧。
CNN对金斯伯格进行长时段新闻专题直播
正义天使:金斯伯格的“异见人生”
鲁斯·巴德·金斯伯格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第二位女性法官、第一位犹太裔女性法官,哥伦比亚法学院历史上第一位获得终身教职(tenure)的女性,最高法院的自由派法官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她考入了康奈尔大学,毕业后她与丈夫一同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随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学习。1959年,金斯伯格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然而,全纽约却几乎没有一所法官或律师所愿意雇佣她,原因只有一个——“我们事务所从来没有招收过女性律师啊”。
在法律行业大多数成员拒绝为女性提供职务的年代,金斯伯格成为了律师。她当时还想不明白,为什么存在如此之多的阻碍。直到打倒这些不公成为了她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高中毕业的前夜,久患病的母亲去世了,鲁斯从小和母亲的关系非常紧密,母亲的一句话让她记了一辈子:做一个淑女,但要独立
1963年开始,金斯伯格开始在罗格斯大学任教。在开办性别与法律相关课程的同时,她开始处理性别歧视案件。1970年,她参与创办了美国第一本专注于女性权利的法律杂志《女权法律报道》。随后,她与人一起创立了“美国公民自由联盟”。成为律师后,在这个联盟的框架下,金斯伯格和同事们关注着进入最高法院的女性权利案件。
卡里法诺诉戈德法布案(1977)、爱德华诉希利案(1975)…… 涉及女性法律、财产权利等,金斯伯格在最高法院辩护了6起性别歧视案件,赢得5次。通过一个个独立的案件,她引发法律的完善,而构建了平权的变革。她打造了一道法律的风景线,对美国乃至世界女性极其重要的。可以说,没有她在70年代的努力,就没有当今女性的地位。1993年,克林顿提名金斯伯格为最高法院大法官。作为自由派大法官,金斯伯格仍继续维护公平、公正,推动社会进步。
《异见时刻》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图文传记, 作者: [美]伊琳·卡蒙(Irin Carmon)莎娜·卡尼兹尼克(Shana Knizhnik),中文版2018年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译者:骆伟倩
金斯伯格的名气和成就是许多人心中的传奇,各地还有贩卖印有她肖像的马克杯和T恤等商品。大法官因为其真实、亲民、直言敢谏,圈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好感。与此同时,“Notorious R.B.G”的称号、轻博客也出现了,进一步传播她的言论。2018年电影《法律女王》就是以她年轻时期担任律师的故事作为原型,同年也推出了纪录片《RBG:不恐龙大法官》描述她一生成就。
这位优雅而独立的“正义天使”在生活中时刻保持活力。在摔断肋骨前,这个八旬老太太仍坚持每周两次去私教那里健身。她之前出了一本健身书,一些30多岁的记者照着她书上的动作和强度进行训练,发现很快就累得气喘吁吁。
金斯伯格长期坚持健身,并出版了一本关于健身的书
这个在自己领域做到极致、走到极致的女性,金斯伯格用她的一生形成了坚不可摧的榜样,就像希拉里为她发的悼文里所写,“再也不会有像她那样的人了”。
作者:李念 季卫东
编辑:李念 刘梦慈
责任编辑:李念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